[实用新型]一种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1896.4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4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亨;阮煜;余颖;王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贺龙萍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腹 积液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与所述引流管配合的引流袋及防漏组件,所述防漏组件包套设于所述引流管上的弹性套筒、套设于所述引流管上的防漏罩、用于密封防漏罩底部的防漏部件及用于夹紧弹性套筒的夹紧部件,所述防漏部件包括设于所述防漏罩底部上的固定板、设于所述固定板上弹性管及用于抽取弹性管内气体的抽气件,所述弹性管底部设有开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亦称为胸水和腹水,是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胸腔积液是胸膜腔内病理性液体积聚所形成。胸膜腔为脏层和壁层胸膜之间的一个潜在间隙,正常人胸膜腔内有5~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积液较少(少于300ml)时症状多不明显。中、大量胸腔积液(大于500ml)时,可出现气短、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并伴有发绀。腹腔积液指腹腔内游离液体的过量积聚,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内液体量超过200ml即称为腹水。大量腹水时两侧胁腹膨出如蛙腹,可伴有腹胀、呼吸困难、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饱胀感、下肢浮肿等症状。
胸腹腔穿刺引流是缓解大量胸腹水所引发上述临床症状的唯一快速有效的方法。胸腹腔化疗即在胸腹腔穿刺引流后,通过引流管向胸腹腔注射化疗药物,增加局部药物浓度以杀灭肿瘤细胞。因此,对于恶性肿瘤所致的恶性胸腹水,胸腹腔化疗也是治疗原发疾病的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使用的胸腹腔穿刺引流管在皮肤穿刺处没有防漏装置,当患者胸腔压力增大(如咳嗽)、腹腔压力增大(如排便)、体位变换及皮肤穿刺针孔增大时,胸腹水便会从穿刺针孔处流出。此时,医护人员需短时间内频繁更换无菌纱布等敷料,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且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负担。更严重的是,胸腹水外漏亦污染医疗环境(胸腹水属医疗垃圾,按规定应特殊处理),尤其是胸腔腹化疗后外漏的胸腹水,不仅含有肿瘤细胞,也含有化疗药物成份。这些外渗的胸腹水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感染机率,甚至还可能影响陪床家属、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与所述引流管配合的引流袋及防漏组件,所述防漏组件包套设于所述引流管上的弹性套筒、套设于所述引流管上的防漏罩、用于密封防漏罩底部的防漏部件及用于夹紧弹性套筒的夹紧部件,所述防漏部件包括设于所述防漏罩底部上的固定板、设于所述固定板上弹性管及用于抽取弹性管内气体的抽气件,所述弹性管底部设有开口;当抽取胸腹积水时,先将防漏罩按压在患者穿刺孔处,使得患者皮肤一部分进入到弹性管内,然后通过抽气件抽取弹性管内的气体,进而使得防护罩贴合固定在患者皮肤上,然后将引流管从穿刺孔插入到患者体内抽取积液,而从穿刺孔处泄漏处的积液将被储存在防护罩内,保证医疗环境,防止积液外泄造成感染。
优选的,所述开口两侧设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呈弧形弯曲;引导板可引导患者皮肤从开口处进入到弹性管内,防止开口两侧直接向内侧弯曲,保证弹性管的密封固定效果。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阻隔板,且阻隔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阻隔板可阻隔积液从防护罩流出。
优选的,所述抽气件包括气囊、设于所述气囊上的抽气管、设于所述气囊上的排气管、设于所述抽气管内的第一单向阀及设于所述排气管内的第二单向阀,所述抽气管与弹性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夹紧部件包括套设于所述弹性套筒上的固定套筒、设于所述固定套筒上的滑杆、设于所述滑杆上的弹性件及设于所述滑杆上的夹持板,所述弹性件一端固连于夹持板,另一端固连于固定套筒内壁上;当需要移动引流管时,向外拉动滑杆即可,引流管移动方便;当移动引流管完成后,松开滑杆,弹性件将推动夹持板挤压弹性套筒,使得弹性套筒产生一定形变,进而将引流管锁定,防止引流过程中引流管移动。
优选的,所述弹性套筒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凸起;使得弹性套筒的夹持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18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胃镜检查导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呼吸机湿化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