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相母线外壳支持装置与离相母线外壳吊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2149.2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7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烈;张晓伟;聂东旭;吴维锡;王伟;靳坤;胡国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三峡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慈溪市新兴电力配件厂(普通合伙) |
主分类号: | H02G5/06 | 分类号: | H02G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1024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母线 外壳 支持 装置 吊装 系统 | ||
一种离相母线外壳支持装置与离相母线外壳吊装系统,包括支承梁、支持底座以及抱箍,支持底座为绝缘支持底座,支持底座设置于支承梁上,抱箍用于安装离相母线的外壳,抱箍通过支持底座绝缘地固定设置在支承梁上。基于此离相母线外壳支持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离相母线外壳吊装系统。将支持底座的材料由钢材改为绝缘材料,绝缘支持底座的使用不需要再安装绝缘块,从而可以降低母线的安装高度,并减少母线支持结构的组装零件数量,该结构设计能够显著提高离相母线外壳支持装置的结构强度以及简化离相母线外壳支持装置的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使用强度高的H型钢作为支承梁,在不破坏H型钢的前提下,提高支承梁的结构强度以及抗变形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离相母线外壳支持装置与一种离相母线外壳吊装系统。
背景技术
离相母线具有大电流、高机械强度、良好的绝缘、适用范围广等特性,一直以来都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和好评。
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离相母线用外壳支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现有技术中,离相母线需要使用外壳支持结构支持母线壳体并固定母线位置。外壳支持结构由外壳支承梁a、槽钢抱箍b、支持底座c、绝缘块d、销轴e等零部件组成。绝缘块d安装在支持底座c和外壳支承梁a之间,保证母线外壳与外壳支承梁a在电气上没有连通(绝缘)。
根据实际使用经验,离相母线通常存在如下问题:
1、离相母线通常是三相母线并排布置,当母线短路时,在短路电动力作用下各相母线之间会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同时,各相母线外壳之间没有支撑,受电动力作用时由于支撑力不足,上述的运动趋势可能会对母线以及支持结构造成破坏;
2、母线布置时部分段需要使用吊装结构,由于建构筑物的安装基础之间存在高度差,以及母线本身的布置存在一定的安装误差,就需要母线安装所使用的吊装结构具备一定的调节功能,而传统的吊装结构由于不具备调节功能,使得母线的吊装作业在高度调节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3、支持底座为钢制(导电)结构,为了与外壳支承梁之间保持绝缘,就需要安装绝缘块,这样不仅使得离相母线支持结构复杂,还由于绝缘块的存在,导致整个支持底座结构强度变弱;
4、外壳支承梁由两件槽钢焊接而成,外壳支承梁受焊接质量的影响,其强度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母线支持结构的结构强度,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相母线外壳支持装置,该离相母线外壳支持装置包括:
支承梁;
支持底座,所述支持底座为绝缘支持底座,所述支持底座设置于所述支承梁上;
抱箍,用于安装离相母线的外壳,所述抱箍设置于所述支持底座上,并通过所述支持底座绝缘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承梁上。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离相母线外壳支持装置中,所述支持底座包括有底座底板以及支持主体,所述支持主体竖直设置于所述底座底板上,所述支持主体的顶端与所述抱箍通过销轴连接,所述底座底板与所述支承梁螺栓连接。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离相母线外壳支持装置中,自所述支持主体的顶端向其底端延伸在其外侧设置有相对于所述底座底板垂直设置的斜梁。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离相母线外壳支持装置中,所述抱箍设置有至少一个,当设置有多个所述抱箍时,全部的所述抱箍沿所述支承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抱箍之间设置有相间连接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三峡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慈溪市新兴电力配件厂(普通合伙),未经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三峡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慈溪市新兴电力配件厂(普通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21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