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体通风结构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2194.8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0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尹晓青;段文波;刘国栋;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0 | 分类号: | F01M13/00;F01M13/0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李红亮 |
地址: | 261108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体 通风 结构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体通风结构及发动机,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一种机体通风结构,包括气缸体和油气分离装置,所述气缸体包括气缸体本体和曲轴箱,所述曲轴箱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相连接的油气出口。本实用新型机体通风结构及发动机解决了机体内油气积聚的问题,防止了机体内机油的乳化,保证了机体内各零部件及机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体通风结构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缸套内产生的燃烧废气、未燃混合气等不可避免地会通过活塞与活塞环、活塞环与缸套之间的间隙,气门油封及气门导管等部位进入曲轴箱内,久而久之,会造成曲轴箱内压力升高,发动机容易产生泄漏,而且如果曲轴箱内的废气不能及时排出,这些气体和机油发生化学反应,使机油变质、产生油泥,对发动机零部件和润滑系统各摩擦副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常用的机体通风结构如图4所示,机体油气出口61设置在齿轮室6上,机体油气出口61连接机体通风管7,机体通风管7连接油气分离器(图中未示出),如图中箭头所指方向,曲轴箱2内的油气通过主轴承盖下端到齿轮室6,再由机体油气出口61进入油气分离器。
由于油气是从曲轴箱2的上部传下来,因此,曲轴箱2的上部就会积聚一部分油气,上述机体通风结构无法将该部分油气及时的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体通风结构,该机体通风结构解决了机体内油气积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体通风结构,包括气缸体和油气分离装置,所述气缸体包括气缸体本体和曲轴箱,所述曲轴箱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相连接的油气出口。
其中,所述油气出口设置有多个,各所述油气出口与所述气缸体本体的缸套一一对应。
其中,所述气缸体本体上设置有油气分离室,所述油气出口通过所述油气分离室与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相连接。
其中,所述油气分离室对应所述油气出口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油板。
其中,所述油气分离室内设置有油气分离室回油孔。
其中,所述油气分离室回油孔设置有多个,各所述油气分离室回油孔与所述缸套一一对应。
其中,所述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油气分离器和设置在所述油气分离器上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与所述油气分离室相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设置在所述气缸体本体上。
其中,所述气缸体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相连接的油气分离器回油孔。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体通风结构,由于在曲轴箱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与油气分离装置相连接的油气出口,因此,能够将曲轴箱上部积聚的油气及时的排出,解决了机体内油气积聚的问题,防止了机体内机油的乳化,保证了机体内各零部件及机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解决了机体内油气积聚的问题。
一种发动机,具有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机体通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由于具有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机体通风结构,因此,能够将曲轴箱上部积聚的油气及时的排出,解决了机体内油气积聚的问题,防止了机体内机油的乳化,保证了机体内各零部件及机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体通风结构中气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21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道床水泥板组件
- 下一篇:一种增程器发动机试验室排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