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2364.2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2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程韬;郭洋洋;张冀;蒲东均;有智慧;陈健;杜林;曹亚博;李坤哲;谢凯;杜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5100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密网式 超前 支护 系统 | ||
1.一种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隧道的开挖断面上设计有隧道开挖轮廓线和全断面深孔预注浆外轮廓线,所述隧道开挖轮廓线位于所述全断面深孔预注浆外轮廓线内;
所述支护系统包括:
注浆袖阀管,所述注浆袖阀管的一端位于开挖断面上、另一端向所述隧道的掘进方向延伸,若干所述注浆袖阀管的一端分布在所述隧道开挖轮廓线内;
管棚,若干根所述管棚位于所述隧道开挖轮廓线与所述全断面深孔预注浆外轮廓线之间并形成密网式管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超前小导管,若干根所述超前小导管位于所述隧道开挖轮廓线与所述全断面深孔预注浆外轮廓线之间,用于对靠近所述隧道的内侧面的岩土进行加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多个所述管棚于隧道拱部圆弧的外周进行布置并形成单排管棚;
在所述单排管棚中,各个所述管棚至所述隧道拱部圆弧的距离相同;
所述单排管棚设置有至少两组,且各个所述单排管棚中的所述管棚至所述隧道拱部圆弧的距离相异,相邻的两组所述单排管棚中的所述管棚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浆墙,所述止浆墙设置在每一个掘进段落的起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棚的一端与所述止浆墙固定连接,所述管棚的轴线与隧道中线之间具有1°至3°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架,所述钢架在开挖好的隧道内沿隧道的掘进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前小导管的一端位于开挖断面上并以所述钢架为支点,所述超前小导管的轴线与隧道中线之间具有15°至25°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于所述管棚内设置有钢筋笼,于所述管棚上开设有管棚溢浆孔,所述管棚溢浆孔均匀布设于所述管棚上,于所述超前小导管上开设有小导管溢浆孔,所述小导管溢浆孔均匀布设于所述超前小导管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筋笼包括有圆管形的钢筋笼骨架以及设置在所述钢筋笼骨架的外侧面上的钢筋,所述钢筋设置有多根,全部的所述钢筋于所述钢筋笼骨架的外侧面上等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暗挖隧道的密网式超前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浆袖阀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止浆墙上所述注浆袖阀管环绕隧道中线间隔设置,所述注浆袖阀管的一端固定、其另一端相对于所述隧道中线发散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23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