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有调湿材料的地下工程新风控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3258.6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1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苏辉;谭可可;涂江峰;王超营;丁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3/14;F24F13/02;F24F11/74;F24F11/54;F24F11/89;B01D53/28;F24F110/20;F24F110/30;F24F11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星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8 | 代理人: | 艾变开 |
地址: | 10001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材料 地下工程 新风 系统 | ||
1.一种含有调湿材料的地下工程新风控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控湿系统包括新风除湿调温装置、设在地下工程空间内部的调湿材料、排风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新风除湿调温装置通过新风管道连接地下工程空间内部,地下工程空间内部通过排风管道连接排风装置;所述新风除湿调温装置包括新风除湿机和新风机,排风装置包括排风机;所述新风管道的新风支管和排风管道的排风支管排布在地下工程空间内部;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并控制所述新风除湿机、新风机和排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控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除湿机和新风机依次设置在所述新风管道的新风干管的管路上,地下工程外部的新风通过新风干管,依次经过所述新风除湿机和新风机;
所述新风除湿机为变风量变负荷除湿机,所述新风机为变频新风机,所述排风机为变频排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控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道包括新风干管和若干条新风支管,所述新风支管为新风干管上的支路,至少一条新风支管连通新风干管与一个地下工程空间,将经过调温除湿的新风分别送入不同的地下工程空间;
所述排风管道包括排风干管和若干条排风支管,所述排风干管连接所述排风机,排风支管为排风干管上的支路,至少一条排风支管连通排风干管与一个地下工程空间,将不同的地下工程空间内部的空气送入排风干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控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湿材料设在地下工程空间内的壁面、顶部或地面中的一处或两处以上的组合;所述调湿材料为吸水树脂或硅藻土,具有吸蓄湿气和在新风作用下释放湿气的特性,能够调节及平衡地下工程空间内部的湿负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控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湿材料为板状、片状或蜂窝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控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湿材料为涂料形式,与水泥基材或墙体涂料混合后刷涂在地下工程空间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控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支管和排风支管连通地下工程空间的风口设在相对的两个壁面或相对的顶部和地面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控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支管和排风支管进入地下工程空间的内部,并分别设在相对的两个壁面或相对的顶部和地面处,新风支管和排风支管的一侧上均设有至少两个风口,新风支管和排风支管的风口彼此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控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支管和排风支管进入地下工程空间的内部,新风支管设在地下工程空间内的中部,排风支管设在地下工程空间内的两侧,排风支管的一侧上设有至少两个风口,新风支管的两侧上均设有至少两个风口,新风支管两侧的风口分别和两侧排风支管的风口彼此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控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新风温湿度传感器、新风风速仪、空间内压力表、排风风速仪和集中控制器,所述集中控制器通讯连接新风温湿度传感器、新风风速仪、空间内压力表和排风风速仪;
所述新风温湿度传感器分别设在所述新风除湿机的上风向和/或下风向,所述新风风速仪设在所述新风机的下风向,所述空间内压力表分别设在每个所述地下工程空间的内部,所述排风风速仪设在排风机的上风向或下风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325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升机三倍静力矩检查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地下空间的调湿净化的通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