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颗粒显热及烟气余热综合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4322.2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4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鹏勃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蔡佳宁 |
地址: | 471002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颗粒 烟气 余热 综合 回收 装置 | ||
1.一种固体颗粒显热及烟气余热综合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包含固体颗粒显热余热回收模组、烟气余热回收模组和热交换装置;所述固体颗粒显热余热回收模组包含机架Ⅰ(1-1)、进料仓(1-2)、落料仓(1-3);所述机架Ⅰ(1-1)顶部设有落料仓(1-3),所述落料仓(1-3)上方设有进料仓(1-2),所述进料仓(1-2)与落料仓(1-3)之间依次密封连通有多个热交换装置;所述进料仓(1-2)为锥形壳体结构且顶部设有进料口(1-4),进料仓(1-2)内倾斜设有边缘与进料仓(1-2)内壁对应密封连接的筛网(1-5),且进料仓(1-2)对应筛网(1-5)的低端边缘位置设有料渣出口(1-6);所述落料仓(1-3)为倒置锥形壳体结构,落料仓(1-3)底部设有出料口(1-7),且对应出料口(1-7)设有用于调节出料流量的调节阀;
所述热交换装置包含顶部与底部均为敞口的围挡Ⅰ(2-1),所述围挡Ⅰ(2-1)内由上至下间隔排列有多层依次对应连通的热交换单元,所述热交换单元包含水平间隔排列的多根热交换管(2-2),所述热交换管(2-2)位于围挡Ⅰ(2-1)内的管身均布间隔排列有多个环形翅片(2-3),相邻两根热交换管(2-2)通过密封伸出围挡Ⅰ(2-1)的U形弯头(2-4)对应连通,且上下相邻的两根热交换管(2-2)交错排列,上下相邻的两个热交换装置通过连接管Ⅰ(2-5)对应连通;位于固体颗粒显热余热回收模组最底层热交换装置设有用于向热交换单元内通入冷介质的进水接口(3),位于固体颗粒显热余热回收模组最顶层热交换装置设有用于排出热交换单元内冷介质的出水口;
所述烟气余热回收模组包含机架Ⅱ(4-1)、进气仓(4-2)、排气仓(4-3)和缓冲装置;所述机架Ⅱ(4-1)顶部由下至上依次连通有进气仓(4-2)、缓冲装置、多个依次对应密封连通的热交换装置以及排气仓(4-3);所述进气仓(4-2)为倒置锥形壳体结构,进气仓(4-2)的一侧设有高温烟气进气口(4-4),进气仓(4-2)的底部设有带有开关阀门的排污口(4-5);所述排气仓(4-3)锥形壳体结构且顶部设有排气口(4-6);位于烟气余热回收模组最底层热交换装置的冷介质进水口与固体颗粒显热余热回收模组的冷介质出水口通过连接管Ⅱ(5)对应连通,位于烟气余热回收模组最顶层的热交换装置设有用于排出热交换单元内冷介质的出水接口(6);所述缓冲装置包含与位于烟气余热回收模组最底层热交换装置的围挡Ⅰ(2-1)对应密封连通的围挡Ⅱ(7-1),该围挡Ⅱ(7-1)内由下至上依次纵横交错排列有多根空管(7-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颗粒显热及烟气余热综合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料口(1-4)内设有叶轮(1-8),且叶轮(1-8)的轴线位于进料口(1-4)宽度方向轴线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颗粒显热及烟气余热综合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气仓(4-3)和进料仓(1-2)一侧侧壁均设有检修窗口(8),且位于进料仓(1-2)的检修窗口(8)与筛网(1-5)互不干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颗粒显热及烟气余热综合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料仓(1-2)内设有导波雷达料位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颗粒显热及烟气余热综合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热交换管(2-2)与环形翅片(2-3)为一体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颗粒显热及烟气余热综合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出料口(1-7)位置的调节阀为气动孔板调节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颗粒显热及烟气余热综合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接口(3)以及出水接口(6)均为集合管接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颗粒显热及烟气余热综合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热交换单元的多根热交换管(2-2)纵横交叉排列,且上下相邻的两根热交换管(2-2)交错排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颗粒显热及烟气余热综合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空管(7-2)底部管壁包裹有耐磨材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鹏勃,未经刘鹏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43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锥形电池
- 下一篇:焊接夹具切换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