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传导耳机的连接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4709.8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1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褚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启元迅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合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1 | 代理人: | 潘文建;许建成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导 耳机 连接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传导耳机的连接组件,其在电源线组件预设有穿设孔,裁切所需长度的具有穿设孔的电源线组件后,采用穿设的方式将弹性金属丝设于穿设孔,即可将弹性金属丝和电源线组件装配在一起,而无须如现有技术那样根据不同规格的弹性金属丝的长度以及形状定制不同的模具以进行注塑成型,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效率高且制作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传导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传导耳机的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声音的传导方式主要有空气传导和骨传导两种,空气传导时,声波通过外耳、中耳到达耳蜗内耳。现在市场上的耳机很多是采用空气传导,将喇叭塞入人体耳朵或作成耳罩型,空气传导型的耳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不足:1、容易损伤人体耳朵的耳膜,造成听力的下降;2、使用耳机时耳机将耳朵遮挡,很难听到外界的声音,例如一些危险的提示音,容易因错过一些声音而造成发生相应的事故。
而骨传导则是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觉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即将声音通过头骨传到内耳听神经,其传导速度更快,佩戴时不用遮挡耳孔,能够听到外界的提示音,避免一些危险的发生,因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骨传导耳机一般包括两个耳挂组件、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耳挂组件的连接组件、设于耳挂组件内的电池组件、控制电路组件以及骨传导振动组件等元件,其中,连接组件整体呈不规则的U型线状结构,主要包括电源线组件和弹性金属丝,电源线组件包括由软性材料制成的包裹层以及被包裹层包裹的芯线,弹性金属丝同样被电源线组件的包裹层包裹,弹性金属丝由具备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呈不规则的U型线状(即连接组件整体呈不规则的U型线状结构主要是由弹性金属丝的形状所限定),弹性金属丝的两端直接或者间接与两个耳挂组件连接,可以根据佩戴时的角度挤压后变形,能够更加贴合佩戴位置的角度和曲线,并具备一定的韧性,有更加好的抗压和抗变形能力,在用户使用时不容易将骨传导耳机损坏或者导致不可逆的变形。电源线组件的芯线的两端分别伸进两个耳挂组件内部并分别直接或者间接与控制电路组件、骨传导振动组件、以及电池组件等元件电性连接,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目前,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是,将成型后的不规则的U型线状的弹性金属丝和芯线放入模具进行注塑,形成包裹弹性金属丝和芯线的包裹层。但是这种制作方法存在效率低,且制作成本高的问题,例如针对不同规格的弹性金属丝的长度以及形状,需要定制不同的模具进行注塑成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骨传导耳机的连接组件,旨在提高效率并降低制作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骨传导耳机的连接组件,包括具有穿设孔的电源线组件以及穿设于穿设孔的弹性金属丝,弹性金属丝的两端伸出电源线组件,弹性金属丝伸出电源线组件的两端分别用于直接或者间接与第一耳挂组件和第二耳挂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述骨传导耳机的连接组件,在电源线组件预设有穿设孔,裁切所需长度的具有穿设孔的电源线组件后,采用穿设的方式将弹性金属丝设于穿设孔,即可将弹性金属丝和电源线组件装配在一起,而无须如现有技术那样根据不同规格的弹性金属丝的长度以及形状定制不同的模具以进行注塑成型,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效率高且制作成本低。具体的制作过程为:先一次制作出长度大于弹性金属丝所需长度的电源线组件长料,接着根据弹性金属丝尺寸裁切所需长度的电源线组件,并将包裹于包裹层的填充物抽出即可在包裹层形成与弹性金属丝的截面相适的穿设孔;然后,以弹性金属丝没有弯折的一端为穿入端,将弹性金属丝穿设于电源线组件的穿设孔,即可将弹性金属丝和电源线组件装配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组件的骨传导耳机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示图;
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组件的骨传导耳机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图;
图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组件的骨传导耳机的一实施例的佩戴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启元迅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启元迅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47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护林用警示装置
- 下一篇:弹片及使用该弹片的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