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再循环系统防磨防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5203.9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5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韩磊;马启磊;方军庭;彭志福;李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08 | 分类号: | F23C10/08;F23C10/26;F23C10/18;F23J1/02;F23J1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杜丹丹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再循环 系统 防磨防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烟气再循环系统防磨防堵装置,包括第一烟道、第一导流板、第二烟道、第二导流板、清扫装置、再循环风机;第一烟道与第二烟道的两端连接并相通,再循环风机与第二烟道侧部连接并相通,第一导流板安装在第一烟道与第二烟道连接处,清扫装置设置在第二烟道内,第二导流板安装在第二烟道内,第二导流板架设在清扫装置上方,烟气依次经过第一烟道、第一导流板、第二烟道、第二导流板、再循环风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避免再循环烟气中的灰尘积聚在再循环烟气烟道中,提高系统稳定性、安全性、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站锅炉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烟气再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二次再热技术是目前世界领先的燃煤发电技术,是提高当前火电机组热效率的主要方法。作为主再热汽温尤其是二次再热汽温调整的主要手段,烟气再循环广泛应用于国内二次再热及常规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烟气再循环技术是指燃烧产生的部分烟气重新进入炉膛后与氧化剂混合后再次参与燃烧过程的燃烧方式,不同的烟气再循环率不仅对燃烧稳定性、燃尽率和NOx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还影响尾部受热面对流吸热量。但燃烧后产生的中、高温烟气未经除尘设备经烟气再循环风机重新进入炉膛,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灰尘,不仅在烟气再循环系统烟道中积灰严重,而且会对烟气再循环风机造成极大的磨损,严重降低设备寿命。
目前的烟气再循环系统,一种考虑将再循环烟气引自电除尘之后,避免再循环烟气中的灰尘对再循环风机的磨损,但是再循环烟气温度过低,对主再热汽温的调节性较差。另一种则是常规的再循环烟气引自电除尘之前的锅炉尾部烟道,高温含尘烟气经再循环风机增压后进入炉膛。现有的设计均考虑将再循环风机的叶片增加防磨外衬,但在实际运行中防磨效果不佳,再循环风机叶片往往 3-6个月就需要整体更换,严重影响机组安全性和稳定性。亦有在再循环系统最低处增加灰斗,但除灰效果不佳。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烟气再循环系统烟道中积灰严重,对烟气再循环风机造成极大的磨损,严重降低设备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烟气再循环系统防磨防堵装置,包括第一烟道、第一导流板、第二烟道、第二导流板、清扫装置、再循环风机;第一烟道与第二烟道的两端连接并相通,再循环风机与第二烟道侧部连接并相通,第一导流板安装在第一烟道与第二烟道连接处,清扫装置设置在第二烟道内,第二导流板安装在第二烟道内,第二导流板架设在清扫装置上方,烟气依次经过第一烟道、第一导流板、第二烟道、第二导流板、再循环风机。
本实用新型在再循环风机的作用下,将炉膛燃烧后的部分烟气作为再循环烟气自锅炉尾部烟道首先进入第一烟道、第一导流板、第二烟道、第二导流板,由再循环风机增压后进入锅炉炉膛,该过程中两个导流板的导流作用及惯性力作用,使两端的两股气流在第二烟道底部形成涡流,绝大部分大颗粒灰尘集聚在第二烟道下部形成沉积,并由清扫装置连续不断将积灰清除,首先,避免再循环烟气中的灰尘积聚在再循环烟气烟道中,导致流通面积减小,进而造成沿程阻力增加影响系统出力及系统稳定性;其次,避免烟道中灰尘堆积引起的烟道坍塌问题,提高系统安全性;最后,降低烟气再循环风机入口烟气含尘量,降低烟气再循环风机磨损,大大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第一烟道为垂直设置的烟道,第二烟道为水平设置的烟道。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收集灰尘的灰斗,灰斗与第二烟道连通,并设置在清扫装置端部的下方。
优选的,还包括球阀,球阀设置在灰斗的底部。通过清扫装置将灰尘连续不断的刮入集中在两侧的灰斗中,并通过控制灰斗底部球阀实现灰斗内存灰的定期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52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滤布生产用毛边修整机构
- 下一篇:一种职业健康监测测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