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低能耗建筑的外门窗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5352.5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7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吕栋;李斌;贠清华;徐长玉;曹恒锁;张盟;胡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五方合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02 | 分类号: | E06B1/02;E06B1/60;E06B5/16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苏志洋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耗 建筑 外门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低能耗建筑的外门窗安装结构,它包括基层墙体、保温附框、保温层和窗框,所述基层墙体的窗洞位置处设置槽口朝外、台阶状的安装嵌槽,所述保温附框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在基层墙体的安装嵌槽内,所述保温附框的外端面与基层墙体的外墙表面平齐,所述保温层覆盖基层墙体的外墙表面和保温附框的外端面,所述窗框安装在所述保温附框内,所述保温附框的室内侧和室外侧分别设置用于密封的防水隔气膜和防水透汽膜。该超低能耗建筑的外门窗安装结构具有阻断热桥、在外墙保温层厚度有限的情况下依然适用、安装和更换快捷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被动房的门窗安装方式,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超低能耗建筑的外门窗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近些年建筑能耗攀升,而通过门窗流失的能耗占建筑能耗的50%,可以看到,建筑外窗性能对于建筑节能起关键作用。在《近零能耗技术标准》中,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的外窗传热系数K值被限定在1.2W(㎡k)以下,有了高性能的外窗材料,它的无热桥安装就变成了实现超低能耗建筑的必要条件。
在超低能耗建筑的施工和安装过程中,每个细节尤其外窗的安装在无热桥和气密性的处理上都需要充分考虑热量的散失问题。
目前,超低能耗建筑外门窗的安装方式上基本为外挂式安装,为避免安装节点热桥和增加安装节点的保温性能,常采用保温层覆盖窗框的做法,并将外窗的侧边全部包裹。
但是在部分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其外墙保温不需太厚(180mm以下甚至更薄)即可满足外围护的技术要求,但是这种厚度的保温层无法覆盖和包裹窗框(市面存在的被动窗框宽度在90-130之间),导致窗框外露,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发生传热,从而无法达到外窗安装的传热系数要求,形成线性热桥,便会在室内或节点处因不同温度场相遇而出现冷凝结露的现象,继而发霉。
这样对人体健康和建筑构件的寿命也是极大的打击,因此,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具有阻断热桥、在外墙保温层厚度有限的情况下依然适用、安装和更换快捷方便的超低能耗建筑的外门窗安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低能耗建筑的外门窗安装结构,包括基层墙体、保温附框、保温层和窗框,所述基层墙体的窗洞位置处设置槽口朝外、台阶状的安装嵌槽,所述保温附框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在基层墙体的安装嵌槽内,所述保温附框的外端面与基层墙体的外墙表面平齐,所述保温层覆盖基层墙体的外墙表面和保温附框的外端面,所述窗框安装在所述保温附框内。
基上所述,所述保温附框的材质为聚氨酯材质或高强石墨聚苯板材质。
基上所述,所述保温附框的室内侧和室外侧分别设置防水隔气膜和防水透汽膜,所述防水隔气膜和防水透汽膜连续的遮盖基层墙体与保温附框之间的缝隙以及保温附框与窗框之间的缝隙以实现封闭密封。
基上所述,所述窗框外侧的下部设有开口向下的勾槽,所述窗框外侧配置窗台板,所述窗台板的尾端对应的设置有弯钩,所述弯钩通过预压密封带安装在所述勾槽内。
基上所述,所述窗框通过钢拉片固定在所述保温附框上。
基上所述,所述窗框的型材为保温型材,窗框内安装的玻璃为隔热玻璃。
基上所述,所述膨胀螺栓的外端头不超过保温附框的内端面。
基上所述,所述保温附框与窗框之间的缝隙通过发泡胶填充。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在窗洞处开台阶状的安装嵌槽,安装嵌槽深度与保温附框厚度相同,然后将保温附框安装在安装嵌槽中,使保温附框的外端面和基层墙体的外表面平齐,这样,不管保温层的厚度是厚实薄,都能够充分的覆盖住保温附框,进而避免了热传递,实现断热桥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五方合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五方合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53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