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黑臭水净化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6051.4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6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范亚慧;浦欣悦;王凯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净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臭水净化池,涉及到黑臭水处理领域,包括净化池主体,所述净化池主体的内腔上端中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外侧通过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固定杆与净化池主体的顶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上端通过轴承与安装板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往复丝杠转动,往复丝杠通过活动套和连接杆带动净化组件上下往复运动,跳过了本装置的净化效果,在传动轴的下端设置有提升绞龙,提升绞龙能够将池底的黑臭水向上提升,提高了黑臭水的净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臭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黑臭水净化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口的持续增长,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在不断提高,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多数河道水体污染严重、富营养化、水体缺氧、变黑变臭,造成了严峻的环境生态形式。
黑臭水体的主要形成原因是过度纳污,导致水体中有机碳化合物、有机氮化合物和磷化合物负荷加重,在水体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水体中的溶解氧被过度消耗,使得水体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在此条件下,有机物厌氧分解产生甲烷、硫化氢和氨等恶臭物质挥发到空气中,而水中不溶的悬浮小颗粒硫化铁导致水体发黑。
对于黑臭水体处理目前采用的主要技术主要有外源阻断技术、内源控制技术、水质净化技术、水动力改善技术、生态恢复技术等,其的处理工序相对复杂,技术要求高,降解效率低,水质净化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不经济,不环保,易存在二次污染低且处理成本高。因此,发明一种黑臭水净化池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臭水净化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臭水净化池,包括净化池主体,所述净化池主体的内腔上端中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外侧通过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固定杆与净化池主体的顶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上端通过轴承与安装板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底端通过密封轴承与净化池主体的槽底中部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提升绞龙,所述传动轴的中部设置为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的外侧套接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活动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位于净化池主体的内腔边缘,所述净化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位于净化池主体侧壁上开设的限位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净化池主体的一侧下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净化池主体的另一侧下端内部镶嵌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设置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净化组件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一侧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通孔,所述放置箱的内部填充有光催化剂颗粒。
优选的,所述放置箱的开口处设置有透镜盖板,所述透镜盖板的下表面边缘固定连接有环形螺纹套,所述环形螺纹套通过内外螺纹与放置箱的内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箱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呈等间距水平分布的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插接有生物净化插板。
优选的,所述生物净化插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凸块,所述弹性凸块的顶端与固定板的下表面贴合连接,所述生物净化插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截面大于插槽的截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挡板的下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位于定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60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