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弹簧下隔震垫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6142.8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1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豪;王孝均;黄波;刘俊平;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3/12 | 分类号: | F16F3/12;F16F1/12;B60G11/1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王冰冰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临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弹簧 下隔震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弹簧下隔震垫,包括隔震垫本体,隔震垫本体上端与螺旋弹簧连接,所述隔震垫本体的底端设有用于与后悬架下摆臂翻边卡合限位的凹槽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隔振垫底端凹槽结构,对螺旋弹簧下端进行支撑,避免隔振垫被弹簧挤压而产生径向位移,防止脱出,进而防止异常磨损,保证隔振效果和隔振垫的正常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隔震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弹簧下隔震垫。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般乘用车设计中,在后悬架螺旋弹簧上端和下端分别有橡胶隔振垫结构,用以隔离螺旋弹簧与弹簧上下端的金属支撑部件,避免刚性接触,降低噪音,提升乘员舒适性。在弹簧压缩,螺旋弹簧隔振垫受力不均,易导致下隔振垫移位增加磨损量,严重时会将下隔振垫挤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弹簧下隔震垫,目的是限制隔震垫径向位移,防止脱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螺旋弹簧下隔震垫,包括隔震垫本体,隔震垫本体上端与螺旋弹簧连接,所述隔震垫本体的底端设有用于与后悬架下摆臂翻边卡合限位的凹槽结构。
所述凹槽结构为环形凹槽。
所述隔震垫本体的上端设有凸台,螺旋弹簧外套于凸台上,且螺旋弹簧的下端与凸台所在平面连接。
所述凸台为空心柱状结构,凸台的中空部与隔震垫本体的中空部相连通,且凸台与隔震垫本体同轴设置。
所述凸台的侧面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所述隔震垫本体上设有防止螺旋弹簧移动的定位凸起。
所述凹槽结构内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隔振垫底端凹槽结构,对螺旋弹簧下端进行支撑,避免隔振垫被弹簧挤压而产生径向位移,防止脱出,进而防止异常磨损,保证隔振效果和隔振垫的正常寿命。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隔震垫与后悬架下摆臂翻边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隔震垫本体,2、后悬架下摆臂翻边,3、凹槽结构,4、凸台,5、凸台所在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螺旋弹簧下隔震垫,包括隔震垫本体1,隔震垫本体1上端与螺旋弹簧连接,螺旋弹簧所使用的材料优选为形状记忆合金,隔震垫本体1的底端设有用于与后悬架下摆臂翻边2卡合限位的凹槽结构3。凹槽结构优选为环形凹槽。通过增加隔振垫底端凹槽结构,避免隔振垫被螺旋弹簧挤压而产生径向位移,防止脱出,进而防止异常磨损,保证隔振效果和隔振垫的正常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61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泥炉渣混合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调器出风口导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