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轿门系统的电缆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6774.4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8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陆韵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H02G11/00;B66B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江富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轿门 系统 电缆 布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轿门系统的电缆布置结构,其包括静止体、运动体、活动杆、活动装置、引导件、调节装置、电缆线;静止体与运动体以设定路径相互靠近与远离;活动杆通过活动装置安装于运动体上;活动杆相对运动体按固定路径运动;引导件的一端固定于静止体上,另一端通过调节装置安装于活动杆上;电缆线固定在引导件上;静止体是轿厢或相对轿厢静止部件;运动体是轿门或轿门门挂板。本实用新型的轿门系统的电缆布置结构,结构简单,占用轿门或轿门门挂板空间小,便于现场安装调整,并且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部件,特别涉及一种轿门系统的电缆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光幕是一种光线式电梯门安全保护装置,适用于客梯、货梯,保护乘客的安全。由安装在电梯轿门两侧的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安装在轿顶的电源盒及专用柔性电缆四大部分组成。在发射器内有32个(16个)红外发射管,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发射接收管依次打开,自上而下连续扫描轿门区域,形成一个密集的红外线保护光幕。当其中任何一束光线被阻挡时,控制系统立即输出开门信号,轿门即停止关闭并反转开启,直至乘客或阻挡物离开警戒区域后电梯门方可正常关闭,从而达到安全保护目的,这样可避免电梯夹人事故的发生。
电梯安全光幕实际应用时可以不需要微处理器,仅需发射器和接收器,使用时通过航空插头插座或者电缆线连接,输出可直接外接继电器或者各类计算机数字接口。
现有的电梯的轿门系统在开关门的过程中,门挂板与轿门固定连接后沿着门导轨移动,从而完成轿门开关门的动作。一般来说,光幕固定于轿门侧,光幕电缆一端需接入电气控制箱内,该电气控制箱相对轿厢静止。开关门过程时,轿厢静止;除开关门过程外,轿门系统相对轿厢静止。因此,光幕电缆需布置于静止系统与轿门系统间。
常见轿门系统的光幕电缆布置如图1所示,将光幕电缆与链条固定在一起,链条的一端固定于轿厢或轿厢相对静止件上,另一端固定于轿门系统上。这种光幕电缆布置方式的优势在于:光幕电缆的伸展与收缩的动作都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也能保持光幕电缆不会晃动。轿门系统因门挂板上的位置空间有限(门挂板上常有运动的刀片组件、运动的关门保持组件、皮带吊臂等部件),链条的固定点位于轿门门板较为常见。然而,当轿门为玻璃门时,不仅链条的固定点难以获得,同时出于美观链条应不露出观光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的轿门系统的电缆布置结构,结构简单,占用轿门或轿门门挂板空间小,便于现场安装调整,并且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轿门系统的电缆布置结构,其包括静止体1、运动体2、活动杆3、活动装置4、引导件5、调节装置6、电缆线7;
所述静止体1与运动体2以设定路径相互靠近与远离;
所述活动杆3通过活动装置4安装于运动体2上;
所述活动杆3相对运动体2按固定路径运动;
所述引导件5的一端固定于静止体1上,另一端通过调节装置6安装于活动杆3上;
所述电缆线7固定在引导件5上;
所述静止体1是轿厢或相对轿厢静止部件;
所述运动体2是轿门21或轿门门挂板22。
较佳的,所述轿门为玻璃轿门。
较佳的,所述活动杆3为部分带螺纹或全螺纹的杆。
较佳的,所述调节装置6能固定在活动杆3轴向不同位置。
较佳的,所述引导件为链条或履带。
较佳的,轿门系统包括光幕8;
光幕8的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安装在两电梯轿门的相反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67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粽米定量分米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腹腔镜微创手术拆线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