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化学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7696.X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2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敏;马岚;李永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B01J4/00;B02C18/14;B02C23/16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泽正 |
地址: | 0101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化学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化学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顶部的中心处连通有进料管,反应釜主体内腔两侧的顶部横向固定连接有壳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反应釜主体、振动电机、排料阀、电磁阀、出料管、搅拌杆、第二转轴、滤网、微孔、第一粉碎刀、壳体、通槽、第二粉碎刀、第一转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进料管、限位槽、滑杆、支撑板、箱门、控制器和框体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中药化学反应釜通常不具有对较大的中草药进行粉碎的功能,可能会导致其因接触面积较小导致反应速率较慢,致使其反应效率较低,且不具有筛选功能,使得在对中草药加工后容易使得成品内含有一定的杂质或不完全加工的半成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药化学反应釜。
背景技术
中药的炮制工艺是中药传统制药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核心所在,是在历代中医药长期医疗实践中产生,并不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
在中药加工生产的过程中,常需要使用到中药化学反应釜对中草药进行加工,以便对其内的化学物质进行提取,现有的中药化学反应釜通常不具有对较大的中草药进行粉碎的功能,可能会导致其因接触面积较小导致反应速率较慢,致使其反应效率较低,且不具有筛选功能,使得在对中草药加工后容易使得成品内含有一定的杂质或不完全加工的半成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化学反应釜,具备粉碎功能以及筛选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中药化学反应釜通常不具有对较大的中草药进行粉碎的功能,可能会导致其因接触面积较小导致反应速率较慢,致使其反应效率较低,且不具有筛选功能,使得在对中草药加工后容易使得成品内含有一定的杂质或不完全加工的半成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化学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顶部的中心处连通有进料管,所述反应釜主体内腔两侧的顶部横向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反应釜主体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左侧依次贯穿反应釜主体和壳体与壳体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刀,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和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粉碎刀配合使用的第二粉碎刀,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微孔,所述反应釜主体内腔两侧的中心处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内腔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侧的中心处均贯穿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靠近限位槽内腔的一侧与限位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中心处贯穿安装有滤网,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表面的顶部和表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框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框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底部连通有排料阀,所述反应釜主体正表面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箱体。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表面的顶部活动套设有防尘盖,所述进料管表面的顶部和防尘盖内壁的连接处螺纹连接,所述反应釜主体正表面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主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支撑腿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主体正表面的两侧和箱体的连接处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箱体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右侧且位于第一电机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护罩,所述框体的右侧且位于第二电机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护罩。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左侧与壳体内腔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左侧与框体内腔的连接处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底部且位于振动电机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罩,所述反应釜主体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通槽配合使用的导流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罩,导流罩靠近壳体底部的一侧与壳体的底部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医科大学,未经内蒙古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76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电机车防爆锂离子蓄电池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管件组装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