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止水的水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7864.5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8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杨龙华;杨士亮;戴巧红;葛卫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30 | 分类号: | F16K3/30;F16K31/60;F16K17/00;F16K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朱盈盈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止水 | ||
一种自动止水的水嘴,属于卫浴水嘴技术领域。它包括水嘴体、螺纹锁死在水嘴体内部的阀芯和固定在阀芯阀杆上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嘴体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接头体,接头体与水嘴体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接头体的内部承插有止水芯子,止水芯子在接头体的内部自由活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水路的自动关闭,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和水资源的浪费:当软管发生意外脱落时,止水芯子将在重力和水流冲击的双重作用下,瞬间自动向下运动,止水芯子上的密封圈碰到了接头体的密封斜面后,水流被阻挡,实现了自动止水功能、实现了水路的自动关闭,从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由于止水动作快速,基本上是在瞬间完成的,没有水在软管脱落时溢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浴水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止水的水嘴。
背景技术
一般的水嘴都是通过操作手柄来控制水路的开、关,当与其相连接的软管脱落后,水嘴仍然处于通水状态,因为水流没有被关断,将会从水嘴出水口中大量流出,最终会导致泡水事故的发生和水资源的浪费,造成财产的不必要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止水的水嘴。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止水的水嘴,包括水嘴体、螺纹锁死在水嘴体内部的阀芯和固定在阀芯阀杆上的手柄;
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嘴体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接头体,接头体与水嘴体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接头体的内部承插有止水芯子,止水芯子在接头体的内部自由活动;
所述接头体的内部开设有阶梯状通水孔,所述通水孔台阶处设有密封斜面和防脱挡台,接头体的外侧设有卡槽,卡槽的下方设有下部密封面;
所述止水芯子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密封结构,止水芯子的内部开设有贯通的芯子通水孔,芯子通水孔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左右对称的侧面方孔,所述芯子通水孔和若干个侧面方孔共同构成止水芯子的水道。
所述的一种自动止水的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体上部的内侧设有与水嘴体下部相配合的螺纹结构,螺纹结构的结束端设有配合密封面。
所述的一种自动止水的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芯子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第一密封挡台和第二密封挡台,第一密封挡台的外侧开设有上部密封圈槽,上部密封圈槽内放置有上部密封圈,第二密封挡台的外侧设有下部密封圈槽,下部密封圈槽内放置有下部密封圈。
所述的一种自动止水的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挡台位于密封斜面的下方。
所述的一种自动止水的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体的外端承插密封连接有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水路的自动关闭,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和水资源的浪费:当软管发生意外脱落时,止水芯子将在重力和水流冲击的双重作用下,瞬间自动向下运动,止水芯子上的密封圈碰到了接头体的密封斜面后,水流被阻挡,实现了自动止水功能、实现了水路的自动关闭,从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由于止水动作快速,基本上是在瞬间完成的,没有水在软管脱落时溢出;
2)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及使用需求,在自动止水水嘴和普通水嘴之间快速切换:用户将止水芯子从水嘴体上旋下来后,便可以方便的将密封圈,从止水芯子上取下,这样子止水芯子就可以从接头中轻松地取出,再将接头体组装回到水嘴体上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常使用状态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软管脱落状态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阀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78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光学雨量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伸缩卷索式海洋浮子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