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炒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8267.4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3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潘白日;袁永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宁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何耀煌 |
地址: | 330052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炒干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炒干机,包括炒茶筒,所述炒茶筒前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炒茶筒前端出料口外侧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卡块,所述卡块和另一卡块间卡合连接有挡板,所述炒茶筒下端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和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炒茶筒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对称分布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和滑动槽为滑动连接,所述底板后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上端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提高对电能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用性更高,增大炒茶筒内茶叶的运动幅度,有效将茶叶分散,提高炒干的效率,同时有效确保茶叶炒干的质量度一致,便于对搅拌杆的位置进行调整,匹配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炒干机。
背景技术
茶叶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茶叶源于中国,茶叶中国含有儿茶素、咖啡碱、肌醇、叶酸等成分,可以促进人体健康。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对饮食的重视,茶叶因其具有安神、明目、消食等优点,在日常生活中被经常饮用,新鲜的茶叶采摘后,需要通过多道工序进行加工,然后制成成品,因此茶叶炒干机的使用必不可少,但是现有的茶叶炒干机在工作时,不论需要炒干的茶叶有多少,设备消耗的电能都相同,对电力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且茶叶在炒干机内流动性较差,炒干的效率低,茶叶的炒干的统一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炒干机,以解决现有的茶叶炒干机在工作时,不论需要炒干的茶叶有多少,设备消耗的电能都相同,对电力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且茶叶在炒干机内流动性较差,炒干的效率低,茶叶的炒干的统一度低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炒干机,包括炒茶筒,所述炒茶筒前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炒茶筒前端出料口外侧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卡块,所述卡块和另一卡块间卡合连接有挡板,所述炒茶筒下端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和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炒茶筒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对称分布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和滑动槽为滑动连接,所述底板后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上端活动连接有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上侧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下端固定连接有横杆。
优选的,所述横杆下端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搅拌杆,所述炒茶筒圆心到横杆外侧的垂直距离小于炒茶筒的半径。
优选的,所述炒茶筒内夹层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等距分布的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
优选的,所述炒茶筒内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端活动连接有隔板,所述炒茶筒左右两端螺纹连接有螺丝,所述螺丝穿过炒茶筒和隔板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后端开设有等距分布的穿孔,所述伸缩杆后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由内向外依次固定连接有弹簧和弹珠,所述弹珠和穿孔为卡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可根据茶叶量的多少,配合隔板的使用,选择性的开启第一电阻丝和第二电阻丝,提高对电能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用性更高。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滑动槽和滑动杆,增大炒茶筒内茶叶的运动幅度,有效将茶叶分散,提高炒干的效率,同时有效确保茶叶炒干的质量度一致。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固定杆和升缩杆,便于对搅拌杆的位置进行调整,适合对不同体积的茶叶进行炒干,确保搅拌杆对炒茶筒内的茶叶的正常搅拌,匹配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宁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宁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82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袋提手生产设备的胶辊机构
- 下一篇:一种花茶加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