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滤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8676.4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3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单连广;杨青山;蓝波;戴小华;朱军楠;王九龙;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东方拓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扫地 机器人 用滤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滤芯结构,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外壁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矩形凸沿部,所述矩形框两侧均为开口结构,且矩形框远离矩形凸沿部一侧铰接有盖体,所述盖体侧壁开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矩形滤芯件,所述盖体远离矩形框一侧外壁沿矩形孔边缘开有环形沟槽,且环形沟槽内卡接有密封胶圈,所述矩形框内壁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从动辊,且两个从动辊外壁套设有同一个网布带,通过设置的网布带、配合设置的从动辊和驱动机构,可以实现网布带的旋转,配合设置的弧形刮片方便对网布带上的灰尘进行清理,降低清理维护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滤芯结构。
背景技术
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先吸纳进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一般来说,将完成清扫、吸尘、擦地工作的机器人,也统一归为扫地机器人,现有的扫地机器人滤芯不方便清理,使用寿命短,所以现提出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滤芯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滤芯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滤芯结构,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外壁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矩形凸沿部,所述矩形框两侧均为开口结构,且矩形框远离矩形凸沿部一侧铰接有盖体,所述盖体侧壁开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矩形滤芯件,所述盖体远离矩形框一侧外壁沿矩形孔边缘开有环形沟槽,且环形沟槽内卡接有密封胶圈,所述矩形框内壁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从动辊,且两个从动辊外壁套设有同一个网布带,且矩形框内部设有用于驱动网布带旋转的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矩形框一侧内壁的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与网布带侧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矩形框内壁远离盖体一侧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挡条,且挡条沿矩形框的长度方向分布。
优选的,所述矩形框内壁靠近两个从动辊位置处均设有弧形刮片,两个所述弧形刮片一边与网布带接触。
优选的,所述矩形框的外壁嵌设有DC电源接口,且DC电源接口通过导线与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盖体两侧均设有铰接块,且矩形框两侧均设有与铰接块相适配的凹槽部,两个铰接块分别与两个凹槽部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的网布带、配合设置的从动辊和驱动机构,可以实现网布带的旋转,配合设置的弧形刮片方便对网布带上的灰尘进行清理,降低清理维护的难度,结合设置的盖体,方便对矩形滤芯件进行清理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滤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扫地机器人用滤芯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铰接块、2盖体、3密封胶圈、4矩形滤芯件、5矩形凸沿部、6DC电源接口、7矩形框、8凹槽部、9弧形刮片、10从动辊、11挡条、12网布带、13电机、14驱动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东方拓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宾东方拓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86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扫地机浮动滚刷的连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设有烟雾报警装置的扫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