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神科病人用睡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72152.2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5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汪敏;侯春婷;祖凤英;郭莉;王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脑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47G9/08 | 分类号: | A47G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杨敬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神科 病人 睡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精神科病人用睡袋装置,包括被单和设置在被单上端的被套,所述被单整体呈半封闭结构,被单的底端开有呈椭圆形的开口,开口的边缘处连接有呈椭圆形的布带。所述布带内外两侧折边形成折边槽,开口设置在折边槽内,在开口和折边槽之间设置有松紧带,被单的内部设置有床垫。本实用新型设计有呈长方体结构的被单,被单的底部设置有松紧带,通过松紧带的弹力作用,将床垫套设在被单内,对被单起到固定的目的,在使用时,被单不会偏移;同时,本实用新型在被单和被套之间设有纽扣部件,容易闭合且在外力作用下也容易解开,保证了精神科躁动不合作的病人保暖效果,在输液时也能实现约束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神科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精神科病人用睡袋装置。
背景技术
精神病人表现为各种有害因素所致的大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的人。具体表现为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情感、行为和意志智能以及意识等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
在精神科,病人卧床时,由于病人的躁动不配合,被子容易掉落造成保暖效果不好,容易着凉的问题。现有的一般都是通过护理人员对被子和被套进行固定,采用缝合的方式将被单和被套进行缝合,但是在拆卸时比较麻烦,病人乱动,被单也容易发生偏移,固定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神科病人用睡袋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有呈长方体结构的被单,被单的底部设置有松紧带,通过松紧带的弹力作用,将床垫套设在被单内,对被单起到固定的目的,在使用时,被单不会偏移;
同时,本实用新型在被单和被套之间设有纽扣部件,容易闭合且在外力作用下也容易解开,保证了精神科躁动不合作的病人保暖效果,在输液时也能实现约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精神科病人用睡袋装置,包括被单和设置在被单上端的被套,所述被单整体呈半封闭结构,被单的底端开有呈椭圆形的开口,开口的边缘处连接有呈椭圆形的布带。
所述布带内外两侧折边形成折边槽,开口设置在折边槽内,在开口和折边槽之间设置有松紧带,被单的内部设置有床垫。
所述被单和被套之间设置有多个纽扣部件,纽扣部件包括连接在被套底端的第一底边和连接在被单上端的第二底边。
所述第一底边的底端中心位置固定有卡柱,第二底边的上端固定有空心盘,空心盘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圆柱套筒,圆柱套筒的侧壁开有对称设置的呈弓形的避让槽。
所述避让槽内壁设置有和避让槽滑动设置的圆柱杆,圆柱杆和环形槽相限位配合,圆柱杆的两端均固定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端部固定在空心盘的内壁上,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进一步地,当所述被单整体撑开时,被单呈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卡柱的侧壁开有环形槽,卡柱的底面设置为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有呈长方体结构的被单,被单的底部设置有松紧带,通过松紧带的弹力作用,将床垫套设在被单内,对被单起到固定的目的,在使用时,被单不会偏移;
2、本实用新型在被单和被套之间设有纽扣部件,容易闭合且在外力作用下也容易解开,保证了精神科躁动不合作的病人保暖效果,在输液时也能实现约束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被单和床垫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脑科医院,未经南京脑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721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司机室边柜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金属管材内壁简易除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