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滴灌带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72212.0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5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冯元新;王笑泉;陈利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田县云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38 | 分类号: | B65H75/3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万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丁海华 |
地址: | 3239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滴灌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滴灌带回收装置,包括前端带有牵引架的机架,所述机架的两侧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之间设有转动轴机构,转动轴机构上设有多个滴灌带收卷盘;所述机架在支撑座的前部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有与滴灌带收卷盘相对应第一清杂毛辊和第二清杂毛辊;所述的机架在第一支架的前部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上部设有与第一清杂毛辊相对应的第一碎土辊,第二支架的下部设有与第二清杂毛辊相对应的第二碎土辊。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无水清除附着在滴灌带表面的土块,避免了附着在滴灌带上的硬土块划伤滴灌带,同时不易发生滴灌带收卷松散的现象,而有利于滴灌带收卷后的搬运和运输工作,此外还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滴灌带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滴灌技术在大田作物中的广泛应用,滴灌带的应用面积也在不断加大,滴灌带的投入在滴灌技术的投入中占很大比例,如果将滴灌带回收利用可以大幅降低滴灌技术应用的成本,而且如不及时回收,残存在土壤中,将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作物生长。因此,滴灌带的回收和重复使用是减少滴灌技术投资、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对环境保护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滴灌带的回收已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旧滴灌带回收主要以人工为主,滴灌带全部由人工回收并卷成卷,这样劳动强度较大,投入人力较多,回收成本高,作业效率低,而且回收的滴灌带卷松散,不利于搬运和运输。并且由于滴灌带在使用时铺在地面上,容易使得滴灌带沾染上泥土,而且容易凝结成硬土块,在进行回收时缺乏一定的清洁措施,使得滴灌带在回收的时候,不仅外表面脏乱,而且在收卷过程中容易划伤滴灌带,并导致收卷后的滴灌带体积过大,而且松散,不利于搬运和运输。也有通过滴灌带收卷设备进行收卷的,而现有的滴灌带收卷设备主要是通过高压水流对滴灌带进行冲洗的,需要外置水箱,这使得设备体积过大,同时耗水量大,尤其在平原缺水地区,不易寻找水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滴灌带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无水清除附着在滴灌带表面的土块,避免了附着在滴灌带上的硬土块划伤滴灌带,同时不易发生滴灌带收卷松散的现象,而有利于滴灌带收卷后的搬运和运输工作,此外还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滴灌带回收装置,包括前端带有牵引架的机架,机架的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机架的两侧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之间设有转动轴机构,转动轴机构上设有多个滴灌带收卷盘,所述的机架上设有与转动轴机构相连的第一减速电机;所述机架在支撑座的前部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有与滴灌带收卷盘相对应第一清杂毛辊和第二清杂毛辊,且第一清杂毛辊和第二清杂毛辊呈上下设置;所述的机架在第一支架的前部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上部设有与第一清杂毛辊相对应的第一碎土辊,第二支架的下部设有与第二清杂毛辊相对应的第二碎土辊;第一碎土辊和第二碎土辊之间设有滴灌带进管间隙。
前述的滴灌带回收装置中,所述转动轴机构包括经轴承座设置在支撑座上的第一传动轴,所述滴灌带收卷盘的两侧端分别设有连接轴筒,所述连接轴筒的端部设有供第一传动轴穿过的对接孔,所述连接轴筒和第一传动轴之间经定位销固定,相邻所述第一传动轴之间经第一联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电机定位架,所述第一减速电机固定在电机定位架上,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经第二传动轴与其中一个滴灌带收卷盘侧端的连接轴筒连接。
前述的滴灌带回收装置中,所述滴灌带收卷盘包括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两端设有围挡,所述围挡经过紧固螺栓固定在转动筒的两端,所述连接轴筒分别设置在转动筒的两端的中心处。
前述的滴灌带回收装置中,所述第一清杂毛辊的两端设有第一挡圈,所述第二清杂毛辊的两端设有第二挡圈,所述第一挡圈上设有第一齿圈,所述第二挡圈上设有与第一齿圈啮合的第二齿圈。
前述的滴灌带回收装置中,所述第一碎土辊的两端设有第三挡圈,所述第二碎土辊的两端设有第四挡圈,所述第三挡圈上设有第三齿圈,所述第四挡圈上设有与第三齿圈啮合的第四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田县云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田县云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72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