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可折叠可展开屋面的箱式可移动模块房屋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74908.7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6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齐;高平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1/02 | 分类号: | E04H1/02;E04B1/343;E04B2/00;E04D13/00;E04B5/00;E04B7/02;E04B7/06;E04B1/19;E04B1/38;E04B1/61;E04D3/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009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展开 屋面 箱式 移动 模块 房屋 | ||
带可折叠可展开屋面的箱式可移动模块房屋,其包括箱体模块、可折叠屋面模块;所述箱体模块包括箱型钢结构框架、设置在钢结构框架上的底板、位于钢结构框架侧面并成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墙、第二侧墙和第一山墙、第二山墙及相应预设的门窗和预埋管线;所述可折叠屋面模块包括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的上端通过屋脊连接件铰接连接;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的下端分别通过铰接连接件活动连接钢结构框架顶部两侧的纵梁。本实用新型所述箱式可移动模块房屋通过运输时可折叠而使用时可展开的屋面,解决了传统的模块建筑层高低、使用面积有限、屋面形式单一、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可折叠可展开屋面的箱式可移动模块房屋。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劳动力成本不断升高,节省人工、加快建造速度是每个施工企业的不懈追求。钢结构箱式模块化建筑的大部分建造工作 (包括装饰装修、水电、设备安装等)在工厂完成,现场只是少量的基础施工以及模块结构之间、设备管线之间的连接,工作量极少,是一种质量有保障、现场施工速度极快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由于运输超高的限制,模块建筑的模块单元高度被限制在2.9米以下,扣除结构及装修厚度,模块单元净高基本不会大于2.5米。上面是平屋顶模块建筑的情况,也就意味着模块建筑做成坡屋顶完全没有可行性。如果将坡屋顶做成单独的运输模块,也会增加运输及安装成本。因此,研究一种屋面可模块房,模块单元运输时候坡屋面折叠为平板,运到现场再展开为坡屋面,从根本上解决模块单元运输的问题。
中国专利CN201821858786.0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建筑物,该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可折叠的屋面具有以下技术缺陷:组成建筑物的板块工厂制作、现场再将板块拼装而成,现场仍需要进行较多的结构施工、水电设备安装施工。
中国专利CN201822216423.3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建筑物,该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可折叠的屋面具有以下技术缺陷:1、组成建筑物的板块工厂制作、现场再将板块拼装而成,现场仍需要进行较多的结构施工;2、折叠方案不合理,运输时折叠的屋面内侧暴露在外,防水防污染难处理;3、折叠部件之间以及折叠部件之间固定部件之间没有固定装置,运输途中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可折叠可展开屋面的箱式可移动模块房屋,解决传统的模块建筑层高低、使用面积有限、屋面形式单一、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带可折叠可展开屋面的箱式可移动模块房屋,其包括箱体模块、可折叠屋面模块;其中,
箱体模块,包括箱型钢结构框架、设置在钢结构框架下的底板、位于钢结构框架侧面并成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墙、第二侧墙和第一山墙、第二山墙及相应预设的门窗和预埋管线;
可折叠屋面模块,包括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及前、后山墙;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的上端通过屋脊连接件铰接连接;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的下端分别通过铰接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箱体模块的钢结构框架顶部两侧的纵梁;前、后山墙在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展开后安装于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两侧,形成一封闭空间。
进一步,还包括一夹层楼板,该夹层楼板设置于所述箱体模块的钢结构框架上,或所述夹层楼板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连接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内侧面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的钢结构框架包括设置在四角的四根角柱、若干边柱及连接角柱和边柱上下的顶部纵梁、底部纵梁、顶部横梁和底部横梁;其中,顶部纵梁的高度高于顶部横梁;所述的夹层楼板安装于所述钢结构框架的顶部横梁上。
优选的,所述的夹层楼板在所述箱体模块内的进深为所述箱体模块长度方向的1/2~2/3,形成挑空的楼面。
优选的,所述的屋脊连接件包括:
盖板,其一端向内弯折形成包边,可将第一屋面板或第二屋面板的上端部包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未经上海同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74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泌尿外科输液辅助用支架
- 下一篇:可扩展的箱式模块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