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圆柱电池钢壳外观检测的上料抓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78581.0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0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魁;孙玉军;杨大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盛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1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圆柱 电池 外观 检测 抓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圆柱电池钢壳外观检测的上料抓取装置,包括导向座和抓取座,抓取座呈L型结构分布,且抓取座顶部外壁的一端焊接有两个三角架,抓取座底部外壁的四周焊接有四个导向杆,且抓取座顶部外壁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电推缸,第一电推缸的输出端焊接有定位座,且定位座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磁铁座,磁铁座的内部通过螺钉安装有电磁铁。本实用新型电磁座通过电磁铁对电池钢壳进行吸附时,可进行一次性多个物料的进料及抓取上料,保证后续自动化工序的有效进行,导向杆通过第一电推缸的作用滑动连接在导向孔的内部,使得磁铁座在升降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牢靠,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钢壳上料抓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圆柱电池钢壳外观检测的上料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柱式锂电池当中,有另外一种景象,绝大部分厂商都以钢材作为电池外壳材质,因为钢质材料的物理稳定性,抗压力远远高于铝壳材质,在各个厂家的设计结构优化后,安全装置已经放置在电池芯内部,钢壳柱式电池的安全性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目前绝大部分的笔记型电脑电池的电芯均以钢壳作为载体,物料进给装置在钢壳的生产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现有的技术中,在对物料输送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在对物料输送的过程中,输送的速度难以达到保证,控制十分不方便。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圆柱电池钢壳外观检测的上料抓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对物料输送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在对物料输送的过程中,输送的速度难以达到保证,控制十分不方便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圆柱电池钢壳外观检测的上料抓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圆柱电池钢壳外观检测的上料抓取装置,包括导向座和抓取座,所述抓取座呈L型结构分布,且抓取座顶部外壁的一端焊接有两个三角架,所述抓取座底部外壁的四周焊接有四个导向杆,且抓取座顶部外壁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电推缸,所述第一电推缸的输出端焊接有定位座,且定位座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磁铁座,所述磁铁座的内部通过螺钉安装有电磁铁。
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第一电推缸通过定位座推动磁铁座垂直向下移动,而磁铁座内部的电磁铁对圆柱电池钢壳进行吸附,进而实现了对电池钢壳的抓取,导向杆通过第一电推缸的作用滑动连接在导向孔的内部,使得磁铁座在升降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牢靠。
进一步的,所述磁铁座顶部外壁的四周开设有四个导向孔,且导向杆插接在导向孔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座一端外壁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电推缸,且第二电推缸位于导向座内部的输出端上平键连接有推杆。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远离第二电推缸的另一端焊接有推板,且推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抓取座远离三角架另一侧外壁的轴心处。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座靠近抓取座一端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呈上下结构分布的通孔,且通孔的内部插接有光杆,所述光杆远离通孔的另一端焊接在抓取座远离三角架的另一侧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座底部外壁的中心处焊接有立板,且立板的底端焊接有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第一电推缸,第一电推缸通过定位座推动磁铁座垂直向下移动,而磁铁座内部的电磁铁对圆柱电池钢壳进行吸附,进而实现了对电池钢壳的抓取,导向杆通过第一电推缸的作用滑动连接在导向孔的内部,使得磁铁座在升降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牢靠。
2.通过设置的第二电推缸,第二电推缸通过推杆推动推板,推板推动抓取座进行移动,抓取座移动时带动光杆在通孔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提升了抓取座移动时的稳定性,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适合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盛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盛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785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