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封闭式内部循环润滑激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81597.7 | 申请日: | 202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0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卿;汪涵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27/20 | 分类号: | B65G27/20;B65G4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鼎万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9 | 代理人: | 林新园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式 内部 循环 润滑 激振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闭式内部循环润滑激振器,属于物料输送装备领域技术。本激振器的主动轴和从动激振轴垂直交叉布置,主动轴中间安装有主动伞型齿轮,并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连接,主动伞型齿轮与安装在水平布置的从动激振轴上的从动伞型齿轮相啮合,在从动伞型齿轮两侧的从动激振轴上安装有偏心块,从动激振轴两端安装在两个激振轴承内,并从激振器壳体两侧面完全封闭,在偏心块对应的激振器壳体的顶壁上开设有甩油通道,并安装顶封盖板,顶封盖板从四周向其中心孔方向向下逐渐倾斜,主动轴与顶封盖板中心孔之间采用间隙式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激振器为全封闭式结构,润滑油在激振器内部循环,没有泄露流失,具有非常明显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闭式内部循环润滑激振器,属于物料输送装备领域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振动设备所使用的激振器大部分为偏心惯性激振器,激振力由带有偏心质量的激振轴高速旋转产生。激振轴一般采用滚动轴承进行支撑,以保证激振轴的高速回转。激振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支撑轴承的高温抱死,而出现高温抱死的主要原因为激振器工作过程中轴承润滑不良。目前采用激振器轴承的润滑方式主要有干油润滑和润滑油润滑,其中干油润滑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流动性差,内摩擦阻力大,所需工作压力高,无法形成动压油膜;2)润滑脂难以有效迅速扩散到整个润滑面;3)受污染后难以净化,因此使用效果较差。采用润滑油润滑,由于润滑油的流动性好,能够均匀的散布到需要润滑的位置,在润滑的同时能带走振动设备因震动摩擦而产生的热量,起到散热的作用,因此使用效果良好,是激振器理想的润滑介质,但由于润滑油的流动性好,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从具有相对运动的缝隙中向外甩出,而激振器由于要将高速旋转的激振轴与驱动电机相连,同时激振轴上的偏心质量一般也安装在伸出激振器壳体激振轴上,因此,通过轴承支撑贯穿激振器壳体内外的高速回转的激振轴与固定不动的激振器壳体之间不可避免的要留有一定的间隙,另外激振器激振轴一般水平布置,这样,激振轴和激振器壳体之间的缝隙也为水平分布,在激振器工作过程中流动性良好的润滑油非常容易沿着这种水平分布的缝隙从轴承内甩出激振器壳体外。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激振器实际设计生产时均采用接触式密封件如各种橡胶密封圈等进行密封,但由于振动设备一般工作在高粉尘的环境中,同时振动强烈,加之工作过程中温度变化较大,因此,导致接触式密封的橡胶密封圈的寿命较短,密封圈损坏之后,由于缝隙为水平分布,润滑油从这种缝隙中快速流失,如果不对润滑油加以及时补充,则导致轴承在无油润滑的状态下工作,急速升温并很快抱死,导致振动设备停机。出现这种情况,只有更换激振器轴承后才能继续工作,显然这对激振器及振动设备的正常使用带来了严重影响,必须采用新的技术方案改进现有激振器的润滑密封方案,提高激振器的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这样一种封闭式内部循环润滑激振器,它能有效地解决现有激振器轴承的密封润滑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封闭式内部循环润滑激振器,包含激振器壳体、主动轴、从动激振轴、主动伞型齿轮,从动伞型齿轮,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激振轴垂直交叉布置,所述主动轴底部安装在下部轴承内,中间安装有主动伞型齿轮,上部穿装在上部轴承内,并穿过激振器壳体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下部轴承安装在激振器壳体内部的轴承支撑架上,所述上部轴承安装在激振器壳体的顶壁上,所述主动伞型齿轮与安装在所述水平布置的从动激振轴上的从动伞型齿轮相啮合,在所述从动伞型齿轮两侧的从动激振轴上安装有偏心块,所述从动激振轴两端安装在两个激振轴承内,所述激振轴承安装在激振器壳体侧壁上的轴承室内,并被侧面封闭端盖从激振器壳体两侧面顶紧定位及封闭,所述上部轴承被安装在激振器壳体顶壁上的上部顶紧端盖沿轴向顶紧定位,在所述偏心块对应的激振器壳体的顶壁上开设有甩油通道,在所述激振器壳体的顶壁上安装有顶封盖板,所述顶封盖板设有中心孔,所述顶封盖板从四周向中心孔方向向下逐渐倾斜,所述主动轴与所述顶封盖板中心孔之间采用非接触式的间隙式密封结构。
所述主动轴与所述顶封盖板中心孔之间的间隙量在1~4毫米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1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