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设计用接线端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82374.2 | 申请日: | 202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4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谭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多明 |
主分类号: | H01R43/18 | 分类号: | H01R4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设计 接线 端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设计用接线端子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底端嵌设有金属条,所述安装槽的两侧竖直端内壁对称设置有侧压杆,且侧压杆的底部连接有弹性组件,所述下壳体的两侧竖直端对称开设有穿线孔,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两侧且位于穿线孔的上方开设有上压孔,所述上压孔的内壁螺纹旋接有压线螺钉,且压线螺钉的底部连接有导线压板,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且位于上压孔的外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壁卡接有封盖。本实用新型中,该接线端子采用导线压板和导体压板的组合挤压夹持结构,可以对接入接线端子上的连接线起到双重夹持固定的效果,防止连接线在受到外力拉扯时发生位移甚至脱落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设计用接线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是为了方便导线的连接而应用的,它其实就是一段封在绝缘塑料里面的金属片,两端都有孔可以插入导线,有螺丝用于紧固或者松开,比如两根导线,有时需要连接,有时又需要断开,这时就可以用端子把它们连接起来,并且可以随时断开,而不必把它们焊接起来或者缠绕在一起,在电气设计的施工当中,就需要使用接线端子对电气连接线进行连接处理。
然而现有的接线端子在对连接线进行连接夹持时,通常只能够对连接处的导体部位进行夹持固定,对于连接线的皮套部位缺少二次夹持固定的措施,当连接线受到外力拉扯时,容易发生连接线从接线端子上脱落的现象,进而降低了接线端子的连接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气设计用接线端子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设计用接线端子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
所述上壳体的两侧通过紧固螺钉与下壳体的上表面连接;
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底端嵌设有金属条,所述安装槽的两侧竖直端内壁对称设置有侧压杆,且侧压杆的底部连接有弹性组件;
所述弹性组件由套管、弹簧和伸缩杆组成,其中,弹簧的一端与伸缩杆弹性连接,另一端与套管的内壁弹性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导体压板;
所述下壳体的两侧竖直端对称开设有穿线孔,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两侧且位于穿线孔的上方开设有上压孔,所述上压孔的内壁螺纹旋接有压线螺钉,且压线螺钉的底部连接有导线压板;
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且位于上压孔的外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壁卡接有封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壳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装配块,另一侧外壁开设有装配槽;
通过装配块与装配槽的嵌入式卡接,将相邻两个所述下壳体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封盖为具有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封盖的外壁包裹有橡胶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接线管;
所述接线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接线管分别嵌设在两个所述穿线孔的内壁;
所述接线管的外壁直径与穿线孔的内壁直径大小一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导体压板和导线压板均为盘状绝缘结构;
所述导体压板、导线压板和金属条之间相互平行。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设计用接线端子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多明,未经谭多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23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锂电池模组振动测试的固定工装
- 下一篇:一种单片机安装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