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催化分馏塔的塔顶油气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83583.9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5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宋远杨;施华毅;陈鹏;张思祖;王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B01D3/4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崔立青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分馏塔 塔顶 油气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催化分馏塔的塔顶油气冷却装置,其包括换热器组、粗汽油罐和酸性水罐;换热器组包括至少三台并联设置的换热器,换热器的热媒进口均连通到一油气总管上,每台换热器的热媒出口上均连接有一出料支管,每一出料支管均连接到一出料总管上,出料总管连接到粗汽油罐的混合料进口上;在出料支管上安装有温度计;在粗汽油罐的液相出口上连接有回流支管和汽油支管,该回流支管用于连通催化分馏塔的上部的回流口,粗汽油罐的酸性水出口经出水管连通酸性水罐的进水口,在酸性水罐的出水口上连接有排水管,在该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阀。本申请利用发生内漏时的换热器的热媒出口温度的差异即可判断某一换热器内是否发生穿孔,造成内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催化分馏塔的塔顶油气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催化分馏塔用于将反应器来的过热状态的反应油气进行分馏,得到不同沸点的产品,其中从催化分馏塔的塔顶排出的塔顶油气需要进行冷却,以得到相应的液相产品,同时将部分液相回流到催化分馏塔内,以调整塔顶温度。由于从催化分馏塔的塔顶所排出的塔顶油气的温度较高,需要大量的换热器进行降温冷凝,由于塔顶油气中仍含有一定量的腐蚀成分,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换热器内部的换热管会发生穿孔,造成冷凝水进入到油气液相中,对后续的工艺处理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整个催化装置的平稳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及时发现换热器内部的穿孔,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催化分馏塔的塔顶油气冷却装置,其包括换热器组、粗汽油罐和酸性水罐,该粗汽油罐设置有混合料进口、富气出口、液相出口和酸性水出口,在酸性水罐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该换热器组包括至少三台并联设置的换热器,每台换热器的热媒进口均连通到一油气总管上,该油气总管用于连接到催化分馏塔的塔顶的油气出口,在每台换热器的热媒出口上均连接有一出料支管,每一出料支管均连接到一出料总管上,该出料总管连接到粗汽油罐的混合料进口上;在每一出料支管上均安装有一温度计;
在粗汽油罐的液相出口上连接有两路支管,该两路支管分别为回流支管和汽油支管,该回流支管用于连通催化分馏塔的上部的回流口,粗汽油罐的酸性水出口经出水管连通酸性水罐的进水口,在酸性水罐的出水口上连接有排水管,并在该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阀。
本申请中,设置了至少三台并联设置的换热器,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由各换热器所排出的油气的温度应大致相同,其温差一般在1-2℃之间,当某台换热器的发生穿孔,造成内漏时,冷却水会进入到油气中,油气温度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降低,使发生内漏的换热器所排出的油气温度会显著低于其它换热器所排出的油气的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差至少在4-5℃,有时温差甚至会更大,根据各换热器的热媒出口温度之间的差异即可判断某一换热器内是否发生穿孔,造成内漏。
为减少粗汽油罐内的粗汽油所分离出的水分从液相出口进入下道工序或返回催化分馏塔,该粗汽油罐包括一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罐体,在该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向下突出的脱水包,所述酸性水出口设置在该脱水包的底部。从粗汽油中所分离出的水分首先进入到脱水包内,并向下进入到酸性水罐内,减少从液相出口排出的几率。
进一步,在出水管上安装有出水调节阀和流量计。通过对出水调节阀的开度控制,使水分与油体之间的界面一直保持在脱水包内,避免油体进入到酸性水罐内。当换热器发生穿孔,造成内漏时,冷却水会进入到油气内,并随油气进入到粗汽油罐,从油气中分离出的水分量增加,根据流量计判断酸性水量的波动,当酸性水量超过波动上限时,且某一出料支管上的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值偏离正常范围时,即可进一步判断相应的换热器发生内漏,需要将该换热器从系统内切出进行检修。
为进一步降低油气的温度,同时节约部分冷量,在出料总管与粗汽油罐的混合料进口之间设置有一空冷器组,该空冷器组包括至少三台并联设置的空冷器,每台空冷器的进口均连接到该出料总管上,且每台空冷器的出口均连接到一空冷总管上,该空冷总管连通粗汽油罐的混合料进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35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门扳手
- 下一篇:一种24V双输出轴电动卷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