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挂式骨传导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83732.1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9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褚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启元迅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广东合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1 | 代理人: | 潘文建;许建成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挂式骨 传导 耳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耳挂式骨传导耳机,其包覆于第一包裹层的固定件具有伸出第一包裹层两端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且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伸入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并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可拆卸连接,使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连接组件三者形成可拆卸的结构,必要时可进行任意的更换,避免出现一者损坏导致三者一同报废的情况发生,且可分别成型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成型难度相对较低,降低了制作和使用成本。另外,通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可拆卸连接,可将固定件的截面设置得相对较大,以提高其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连接强度,避免因拉力过大而出现被扯断或者被扯至与第一外壳和/或第二外壳分离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传导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挂式骨传导耳机。
背景技术
声音的传导方式主要有空气传导和骨传导两种,空气传导时,声波通过外耳、中耳到达耳蜗内耳。现在市场上的耳机很多是采用空气传导,将喇叭塞入人体耳朵或作成耳罩型,空气传导型的耳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不足:1、容易损伤人体耳朵的耳膜,造成听力的下降;2、使用耳机时耳机将耳朵遮挡,很难听到外界的声音,例如一些危险的提示音,容易因错过一些声音而造成发生相应的事故。
而骨传导则是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觉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即将声音通过头骨传到内耳听神经,其传导速度更快,佩戴时不用遮挡耳孔,能够听到外界的提示音,避免一些危险的发生,因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较为常见的骨传导耳机为耳挂骨传导耳机,耳挂式骨传导耳机一般包括两个骨传扬声装置以及连接两个骨传扬声装置的后挂组件(当然,还包括装于第一过体和第二壳体内的骨传振动单元,控制电路组件等电子元件),每个骨传扬声装置均具有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一般包括第一弹性金属丝和包覆第一弹性金属丝的软性的第一包裹层,第一弹性金属丝的两端伸出第一包裹层,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分别以注塑成型的方式与第一弹性金属丝的两端固定连接,这种结构仍存在不足,例如:1、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与第一弹性金属丝的两端固定连接,连接后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连接组件三者形成不可拆卸的结构,无法单一更换,三者中有至少一者损坏时,将导致三者一同报废,增加了制作和使用成本。2、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与第一弹性金属丝的两端固定连接,一方面存在成型难度大的问题,另一方面,主要由第一弹性金属丝承担拉力,而第一弹性金属丝的横截面积较小,第一弹性金属丝容易出现因拉力过大断裂,或者被扯至与第一外壳和/或第二外壳分离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耳挂式骨传导耳机,旨在提高连接强度,并降低制作和使用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耳挂式骨传导耳机,包括骨传扬声装置,骨传扬声装置具有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软性的第一包裹层、以及包覆于第一包裹层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伸出第一包裹层两端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伸入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并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述耳挂式骨传导耳机,其包覆于第一包裹层的固定件具有伸出第一包裹层两端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且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伸入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并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可拆卸连接,使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连接组件三者形成可拆卸的结构,必要时可进行任意的更换,避免出现一者损坏导致三者一同报废的情况发生,且可分别成型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成型难度相对较低,降低了制作和使用成本。另外,通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将固定件的截面设置得相对较大,以提高其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连接强度,避免因拉力过大而出现被扯断或者被扯至与第一外壳和/或第二外壳分离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耳挂式骨传导耳机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启元迅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启元迅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3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4V双输出轴电动卷膜器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数字镇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