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功能护理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86610.8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2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唐小丽;蔡田培;刘丹丹;钱小倩;韩陪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A63B21/05;A63B7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功能 护理 康复训练 装置 | ||
一种呼吸功能护理康复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呼吸训练装置无法调节训练强度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的圆筒,圆筒右端下侧设有左右轴向的进气管,圆筒左端开设有左右轴向的通孔,圆筒内同轴设有位于通孔上方且可上下滑动的圆板,圆板下端经弹簧设有位于通孔下方的活塞,活塞与圆筒滑动连接且可滑动至通孔上方,圆筒上设有开口朝右且位于通孔左侧的透明盒,透明盒内经转轴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套筒,套筒外缘面上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叶片,透明盒左侧壁下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出气孔;便于调节患者呼吸训练的强度,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内科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呼吸功能护理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患有肺部疾病(如肺气肿、慢阻肺等)或做过肺部手术的患者,常采用呼吸训练器对其进行呼吸能力的康复性训练。此外对于身体健康的人,也可以通过使用呼吸训练器提高肺活量,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目前,医院所使用的传统的呼吸训练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且吸气肌的训练范围无法进行调节控制处理,无法满足患者不同训练强度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呼吸功能护理康复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呼吸训练装置无法调节训练强度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轴向的圆筒,圆筒右端下侧设有左右轴向的进气管,圆筒左端开设有左右轴向的通孔,圆筒内同轴设有位于通孔上方且可上下滑动的圆板,圆板下端经弹簧设有位于通孔下方的活塞,活塞与圆筒滑动连接且可滑动至通孔上方,圆筒上设有开口朝右且位于通孔左侧的透明盒,透明盒内经转轴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套筒,套筒外缘面上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叶片,透明盒左侧壁下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出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吹气管和吹气罩,便于患者通过吹气带动活塞向上滑动,设有的弹簧,可在患者吹气时对活塞产生一定的弹力,从而对患者起到呼吸训练的效果,设有的圆板和螺杆,便于调节患者呼吸训练的强度,设有的透明盒和叶片,便于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呼吸训练情况,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上下轴向的圆筒1,圆筒1右端下侧设有左右轴向的进气管2,圆筒1左端开设有左右轴向的通孔3,圆筒1内同轴设有位于通孔3上方且可上下滑动的圆板4,圆板4下端经弹簧5设有位于通孔3下方的活塞6,活塞6与圆筒1滑动连接且可滑动至通孔3上方,圆筒1上设有开口朝右且位于通孔3左侧的透明盒7,透明盒7内经转轴8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套筒9,套筒9外缘面上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叶片10,透明盒7左侧壁下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出气孔11。
为了使圆板4可上下滑动,所述的圆板4上端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螺杆12,螺杆12与圆筒1螺纹连接。
为了方便患者使用,所述的进气管2管右端设有吹气管13,吹气管13自由端拆卸连接有开口远离吹气管13的吹气罩14。
为了便于固定吹气管13,所述的圆筒1右端上侧经连接块设有管卡15,吹气管13可卡在管卡15内。
为了便于转动螺杆12,所述的螺杆12上端贯穿圆筒1且同轴设有转板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66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肿瘤患者配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售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