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病理玻片篮摄取夹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87683.9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6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良;彭志强;李当驰;银天骄;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省癌症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31 | 分类号: | G01N1/31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33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理 玻片篮 摄取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病理玻片篮摄取夹,包括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第一夹持臂的后端和第二夹持臂的后端连接,第一夹持臂的后端和第二夹持臂的前端分别设有夹取部,第二夹持臂的内侧壁上设有向第一夹持臂所在侧伸出的弹性定位片,所述的第一夹持臂上设有供弹性定位片穿出的通孔,弹性定位片的前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与第一夹持臂的外侧面相抵配合,弹性定位片的上侧面设有多个限位齿,该多个限位齿沿弹性定位片的长度方向设置,限位齿能与第一夹持臂卡接配合来定位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的距离,所述的第一夹持臂上还设有形变孔,形变孔位于所述的通孔的下侧并与通孔连通设置,弹性定位片可沿形变孔向下发生弹性形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病理玻片篮摄取夹。
背景技术
组织病理切片一般需经过取材、固定、冲洗、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贴片、脱蜡、复水、染色、脱水、透明、封片等步骤。其中染色步骤,需要把组织固定玻片上,玻片再放置在玻片篮内,玻片篮再放入试剂中进行染色。现有的操作中,大都是通过手来拿取玻片篮放入试剂内,操作时,手常会碰到试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病理玻片篮摄取夹,来夹取玻片篮,避免手与试剂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病理玻片篮摄取夹,包括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的第一夹持臂的后端和第二夹持臂的后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夹持臂的后端和第二夹持臂的前端分别设有夹取部,所述的第二夹持臂的内侧壁上设有向第一夹持臂所在侧伸出的弹性定位片,所述的第一夹持臂上设有供弹性定位片穿出的通孔,所述的弹性定位片的前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与第一夹持臂的外侧面相抵配合,所述的弹性定位片的上侧面设有多个限位齿,该多个限位齿沿弹性定位片的长度方向设置,限位齿能与第一夹持臂卡接配合来定位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的距离,所述的第一夹持臂上还设有形变孔,所述的形变孔位于所述的通孔的下侧并与所述的通孔连通设置,弹性定位片可沿形变孔向下发生弹性形变。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弹性定位片均为金属制片材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弹性定位片设置在第二夹持臂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前端形成向外张开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前端分别形成向内弯折的夹取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病理玻片篮摄取夹,其用来夹取玻片篮,可避免手与试剂接触,其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操作,通过限位齿与第一夹持臂卡接配合来定位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的距离,从而可在夹取住玻片篮后,手指无需再对摄取夹进行持续施力,就可以夹持固定住玻片篮,使得操作更省力和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持臂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性定位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省癌症中心),未经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省癌症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76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劲性骨架隐形盖梁小箱梁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铝型材挤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