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电源管理系统及自动驾驶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87816.2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99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韦;杨开欣;董海博;郭谨玮;朱强;白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区中***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电源 管理 系统 自动 驾驶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电源管理系统及自动驾驶车辆。该车辆电源管理系统在设置用于监测各个传感器电源的传感器电源电压的主控模块的基础上,设置分别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的以太网电路和传感器电源按键电路,通过以太网电路将监测到的传感器电源电压反馈至远程服务器并接收远程服务器发送的对应的传感器电源控制信号,最终通过传感器电源按键电路根据对应的传感器电源控制信号控制对应的传感器电源与车辆蓄电池之间的通断,实现了对传感器电源的远程独立控制,保护传感器电源安全,方便工程师调试各个传感器,进而保障自动驾驶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源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电源管理系统及自动驾驶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和车载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也应运而生。
无人驾驶汽车是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现今,市面上大部分无人驾驶车辆的传感器电源主要由车辆蓄电池供电,而目前无人驾驶车辆上安装的传感器种类越来越多,主要涉及激光雷达、前后向毫米波雷达、侧向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环视摄像头、前视摄像头、惯导等,这些传感器的电源均需车辆蓄电池供电,那么如何有效监测传感器电源状态并对传感器电源与车辆蓄电池的连接状态进行有效控制,成为保证无人驾驶车辆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电源管理系统及自动驾驶车辆,以有效监测传感器电源状态并实现车辆各个传感器电源与车辆蓄电池连接状态的独立控制,以保证车辆安全运行。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电源管理系统,该车辆电源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电源、传感器电源按键电路、主控模块和以太网电路;
主控模块用于监测传感器电源的电压,并根据监测到的传感器电源电压发出对应的传感器电源控制信号;或者,
主控模块与以太网电路电连接,主控模块用于监测传感器电源电压,并将监测到的传感器电源电压通过以太网电路传输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传感器电源电压发出对应的传感器电源控制信号;
以太网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传感器电源控制信号通过主控模块传输至对应的传感器电源按键电路;
传感器电源按键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传感器电源按键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车辆蓄电池电连接,传感器电源按键电路的输出端与至少一个对应的传感器电源电连接;传感器电源按键电路的控制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传感器电源按键电路用于根据自身控制端输入的传感器电源控制信号控制对应的传感器电源与车辆蓄电池之间的连接状态。
可选地,传感器电源按键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继电器;继电器包括线圈和常开触点;
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传感器电源按键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第一电源电压,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线圈的第二端接地;
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与传感器电源按键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端与传感器电源按键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
可选地,传感器电源按键电路还包括第二输入端和按键开关,继电器还包括常闭触点;
传感器电源按键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车辆蓄电池电连接;
按键开关的第一端与传感器电源按键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按键开关的第二端与常闭触点的第一端电连接,常闭触点的第二端与传感器电源按键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欠压警示电路,欠压警示电路的输入端与主控模块连接,主控模块还用于监测车辆蓄电池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78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翻板电路板固定夹具
- 下一篇:数学几何教学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