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耐负压大口径不收缩钢衬四氟弯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88299.0 | 申请日: | 202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5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丁文一;孙炜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氟隆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41/03;F16L58/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41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耐负压大 口径 收缩 钢衬四氟 弯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用管材,具体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耐负压大口径不收缩钢衬四氟弯头,包括金属管体和聚四氟乙烯衬里层,所述聚四氟乙烯衬里层由聚四氟乙烯板搭接焊成形,所述聚四氟乙烯衬里层外侧表面涂覆有耐高温树脂胶层,所述聚四氟乙烯衬里层与金属管体之间还设有和复合层,所述复合层与所述金属管体粘接固定,所述金属管体上连接一个支管,所述支管伸入金属管体至复合层中间,所述支管与负压抽真空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支管连接的负压抽真空装备将复合层和聚四氟乙烯衬里层之间始终保持负压的效果,与聚四氟乙烯衬里层内侧的负压相抵消,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抗负压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用管材,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耐负压大口径不收缩钢衬四氟弯头。
背景技术
钢衬四氟乙烯弯头是由金属三通管体和内侧的衬里层组成,聚四氟乙烯具有高化学稳定性,它能耐几乎所有的常用强腐蚀化学物质,同时还具有耐高温的特点,是理想的腐蚀材料。
在大口径的弯头中由与曲率较小,聚四氟乙烯衬里层自身强度较弱,在受负压的情况下可能从金属管体上空鼓、剥离,造成损坏,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大口径弯头的聚四氟乙烯衬里层容易出现空鼓、剥离现象,使用寿命短等缺点,提出一种承受负压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的耐高温耐负压大口径不收缩钢衬四氟弯头。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耐高温耐负压大口径不收缩钢衬四氟弯头,包括金属管体和聚四氟乙烯衬里层,所述金属管体弯折呈弧形,所述金属管体两端端口均设有法兰,所述聚四氟乙烯衬里层由聚四氟乙烯板搭接焊成形,所述聚四氟乙烯衬里层在法兰面处外翻形成密封面,所述聚四氟乙烯衬里层外侧表面涂覆有耐高温树脂胶层,所述聚四氟乙烯衬里层与金属管体之间还设有和复合层,所述复合层与所述金属管体粘接固定,所述金属管体上连接一个支管,所述支管伸入金属管体至复合层中间,所述支管与负压抽真空装置连接,复合层是一种能够和金属和聚四氟乙烯均具有较好的粘接性能的材料,复合层首先与金属管体牢牢的粘接在一起,通过支管连接的负压抽真空装备将复合层和聚四氟乙烯衬里层之间始终保持负压的效果,这样与聚四氟乙烯衬里层内侧的负压相抵消,防止了聚四氟乙烯衬里层在负压工况下产生空鼓或剥离管体,增强本实用新型的抗负压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抗负压的有效接触面,所述复合层外侧表面为光滑的表面,内侧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支管相通。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抗负压的有效接触面,所述凹槽有横向纵向多道,呈网状布满所述复合层内侧表面。
进一步地,弯头越长,距离法兰面越远的聚四氟乙烯衬里层越容易受负压工况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可以选择通过缩短弯头长度的方法提高抗负压效果,所述金属管体至少分为两段,每段金属管体通过端口的法兰连接成整个弯头。
进一步地,多个支管通过管道并联连接,安装有压力表。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法兰和聚四氟乙烯衬里层之间的气密性和粘接牢固,所述法兰的端面设有多道同心的环形槽,所述聚四氟乙烯衬里层与所述环形槽紧密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管体内设有一层复合层,复合层与所述金属管体粘接固定,聚四氟乙烯衬里层由聚四氟乙烯板搭接焊成形,所述聚四氟乙烯衬里层通过耐高温树脂胶层与复合层粘贴在一起并紧密贴合,相比与模压法制成的聚四氟乙烯衬里层,本实用新型不易空鼓,成型压力高,能够适应耐高温的工况要求。
2、本实用新型设有连接负压抽真空设备的支管,复合层上设有网状排列的凹槽结构,凹槽与支管相通,通过支管连接的负压抽真空装备将复合层和聚四氟乙烯衬里层之间始终保持负压的效果,这样与聚四氟乙烯衬里层内侧的负压相抵消,防止了聚四氟乙烯衬里层在负压工况下产生空鼓或剥离管体,增强本实用新型的抗负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氟隆防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氟隆防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82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外防腐换热器新型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微波暗室用多挂载电磁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