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转换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91973.0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0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傅旭东;闵绍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鼎工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9/06 | 分类号: | F02D19/06;F02D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157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转换开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转换开关,包括开关座、芯轴、限位盘、安装板和手柄,芯轴的下端插入开关座内,芯轴的上端安装有手柄,所述限位盘和安装板从下到上依次套装在芯轴上,限位盘固定安装在开关座上,所述开关座上设置有进油管、出油管、进气管和出气管,芯轴上设置有能连通进油管和出油管的导油槽,芯轴上还设置有能连通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导气孔,芯轴上还设置有凸起,限位盘上设置有凹槽,且凸起能随着芯轴的转动在凹槽内转动,转换开关有油气断开状态、油导通气断开状态和油气导通状态三种状态。本转换开关中,设置有导油槽和导气孔,防止油气混合,还设置有油气导通状态,在气压低时,无需转动手柄,便能切换为燃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汽油机均是以燃油作为动力源,污染大,油耗高。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单燃料汽油机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CNG为压缩天然气的简称。CNG为无毒、无味、无色气体,具有价格低、不含苯、铅、硫等致癌物质(排气污染是汽油的1/3),及工作区域无积碳、不稀释机油、发动机磨损小(可节约50%的机油费)、储量丰富、便于储存运输等特点,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汽油替代品。单纯以CNG作为燃料的汽油机虽然能够解决油耗和污染问题,但由于存在动力性不佳和移动不方便等突出问题,使其很难作为成熟的机型占领市场。
市场上出现了CNG/燃油双燃料汽油机,在使用的时候根据需要可以有选择地采用CNG或燃油作为动力源,既解决了污染、油耗等问题,又能够满足动力性和方便移动的要求。CNG气瓶内的气压易受到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当气压不足时,燃气则会影响汽油机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双燃料汽油机通常是采用油气转换开关来实现燃气或者燃油的切换,但是这种油气转换开关,能实现单独燃气和单独燃油状态,当气压不足时,需要人为发现问题后再进行切换,影响汽油机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拟提供一种油气转换开关,能同时接通燃油和燃气,便于低气压燃烧的快速切换。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气转换开关,包括开关座、芯轴、限位盘、安装板和手柄,所述芯轴的下端插入开关座内,芯轴的上端安装有手柄,所述限位盘和安装板从下到上依次套装在芯轴上,限位盘固定安装在开关座上,所述开关座上设置有进油管、出油管、进气管和出气管,芯轴上设置有能连通进油管和出油管的导油槽,芯轴上还设置有能连通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导气孔,芯轴上还设置有凸起,所述限位盘上设置有凹槽,且凸起能随着芯轴的转动在凹槽内转动;转换开关有三种状态,当转换开关处于油气断开状态时,导油槽不连通进油管和出油管,导气孔不连通进气管和出气管,当转动手柄使转换开关处于油导通气断开状态时,导油槽连通进油管和出油管,导气孔不连通进气管和出气管,当转动手柄使转换开关处于油气导通状态时,导油槽连通进油管和出油管,导气孔连通进气管和出气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进油管设置在开关座的底部,出油管设置开关座的侧壁上靠下部,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设置在开关座的中部并呈“一”字贯通,所述导油槽设置在芯轴的底部且为圆弧槽,圆弧槽的角度为240°,高度不低于出油管的高度,导气孔设置在芯轴的中部,且与进气管和出气管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凹槽为圆弧槽,且该圆弧槽的角度为120°。进出油通道设置在芯轴底部,而进出气通道设置在芯轴的中部,防止油气混合引起爆炸;导油槽和凹槽的设置,限制手柄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开关座与芯轴间还设置有导油槽密封垫和导气孔密封套,所述导油槽密封垫安装在导油槽底部,导气孔密封套套装在导气孔外,且与芯轴通过花键配合。导油槽密封垫和导气孔密封套的设置增加密封效果,使油或气不易逸出。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芯轴中部靠上位置处设置有圆盘,圆盘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到位弹珠,所述圆盘位于凸起下,限位盘上设置有与到位弹珠数量相等并大小匹配的到位弹珠孔,到位弹珠的设置增加了手柄转动到位时的到位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鼎工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鼎工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919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图像处理设备的进纸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钻掘型全套管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