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车蜂鸣警示器的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92520.X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5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宝忠;李趁前;沈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顿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5/00;B60Q5/00;B01D46/12 |
代理公司: | 天津英扬昊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27 | 代理人: | 徐忠丽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车 警示 防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车蜂鸣警示器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由顶板、外卡环、内卡环、安装凸块、磁吸件、环槽、发声孔、吸水棉组成,所述顶板的底部安装有外卡环和内卡环,所述外卡环安装在内卡环的外侧,所述外卡环与内卡环之间形成环槽,所述外卡环与内卡环的内侧壁均安装有安装凸块,所述安装凸块内部安装有磁吸件,所述外卡环与内卡环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发声孔,所述外卡环与内卡环的侧壁上通过螺栓分别安装有吸水棉,所述吸水棉与发声孔互不接触;有效提高了行车蜂鸣警示器的防水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有效避免了发声部件发生损坏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鸣警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车蜂鸣警示器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汽车几乎成为每个人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汽车在低速行驶时会相当安静,当汽车在行人背后行驶时,行人常常无法察觉到汽车的存在,从而增加了车祸发生的概率,为此汽车行业的专家研究出一种行车蜂鸣警示器,因此该行车蜂鸣警示器将成为汽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行车蜂鸣警示器主要由上壳、下壳、发声部件、发声格栅、安装部件等组成,发声部件安装在上壳与下壳所形成的腔体中,发声部件与汽车的控制器连接,驾驶人员通过路况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控制发声部件发出声音,发声部件发出的声音从发声格栅中传播出去,行人听到该蜂鸣警示器发出的声音进行躲避,从而减少车祸发生的概率,提高了安全性。
对于安装在汽车外部的行车蜂鸣警示器来讲,发声格栅本身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但是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阴雨天气,大量雨水以及水蒸气会从上壳的发声格栅进入壳体内部,雨水以及水蒸气会对发声部件造成损坏,降低了行车蜂鸣警示器的使用寿命,防水性能比较差;
同时,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会有灰尘穿过发声格栅附着在发声部件的表面,使得发声部件出现损坏,从而降低了发声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行车蜂鸣警示器的防水结构。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车蜂鸣警示器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发声格栅、固定结构、安装结构、下壳、安装底座,所述下壳的外侧壁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下壳上侧通过安装带、螺栓安装有上壳,所述上壳与下壳的内部形成空腔,空腔中安装有发声部件,发声部件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所述上壳的顶部开设有发声格栅,所述上壳上安装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安装在发声格栅的外侧,所述固定结构与上壳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的顶部安装有安装结构,所述发声格栅的顶部与底部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防尘布;
所述固定结构由固定内环、固定外环、固定卡槽、磁吸件、环槽、发声孔、吸水棉组成,所述固定内环与固定外环均为空心的环状结构,所述固定外环与固定内环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固定外环与固定内环均安装在上壳的顶部,所述固定外环安装在固定内环的外部,所述固定外环与固定内环互不接触,所述固定外环与固定内环之间形成环槽,所述固定内环与固定外环的外侧壁开设有固定卡槽,所述固定卡槽的数量为N,N≥2,所述固定卡槽中安装有磁吸件,所述固定内环与固定外环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发声孔,所述发声孔的数量为M,M≥2,所述固定内环与固定外环的侧壁上通过螺栓分别安装有吸水棉,所述吸水棉与发声孔互不接触;
所述安装结构由顶板、外卡环、内卡环、安装凸块、磁吸件、环槽、发声孔、吸水棉组成,所述顶板的底部安装有外卡环和内卡环,所述外卡环安装在内卡环的外侧,所述外卡环与内卡环之间形成环槽,所述外卡环与内卡环的内侧壁均安装有安装凸块,所述安装凸块内部安装有磁吸件,所述所述磁吸件为磁铁,所述外卡环与内卡环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发声孔,所述发声孔的数量为P,P≥2,所述外卡环与内卡环的侧壁上通过螺栓分别安装有吸水棉,所述吸水棉与发声孔互不接触;
所述发声孔为圆形孔,所述发声孔的直径为0.5mm-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顿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顿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925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