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碳氢氧共渗技术的汽车轮毂螺栓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93845.X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1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董服明;董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格力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5/00 | 分类号: | F16B35/00;F16B33/00;F16N7/14;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朱孔妙 |
地址: | 317699 浙江省台州市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碳氢 氧共渗 技术 汽车 轮毂 螺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碳氢氧共渗技术的汽车轮毂螺栓,包括螺栓头、螺栓杆、螺纹和第一安装槽,所述螺栓杆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内部设置有弹性块,所述螺栓杆外侧设置有螺纹,且螺栓杆底端设置有锥形套,所述锥形套内部的设置有弹性棉,且弹性棉内部对称设置有加强筋,所述锥形套内部的弹性棉上方对称设置有进油口,且锥形套顶端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螺栓头,所述螺栓头内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本实用新型螺纹部位采用氮碳氧多元共渗技术处理形成有复合渗透层,以提高螺纹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蚀性,并通过设置的加强层及加强筋,可增强该轮毂螺栓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该轮毂螺栓整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碳氢氧共渗技术的汽车轮毂螺栓。
背景技术
轮毂螺栓车辆连接车轮的高强度螺栓。连接位置是车轮的轮毂单元轴承,一般微型车上用的是10.9级,大中型车辆使用12.9级,轮毂螺栓的结构一般是滚花键档和螺纹档,现有的汽车轮毂螺栓硬度、耐磨性和抗蚀性不高,整体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碳氢氧共渗技术的汽车轮毂螺栓,螺纹部位采用氮碳氧多元共渗技术处理形成有复合渗透层,以提高螺纹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蚀性,并通过设置的加强层及加强筋,可增强该轮毂螺栓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该轮毂螺栓整体性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碳氢氧共渗技术的汽车轮毂螺栓,包括螺栓头、螺栓杆、螺纹和第一安装槽,所述螺栓杆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内部设置有弹性块,所述螺栓杆外侧设置有螺纹,且螺栓杆底端设置有锥形套,所述锥形套内部的设置有弹性棉,且弹性棉内部对称设置有加强筋,所述锥形套内部的弹性棉上方对称设置有进油口,且锥形套顶端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螺栓头,所述螺栓头内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且第二安装槽外侧的下端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弹性棉下方的锥形套内部设置有通孔,且通孔下方的锥形套内部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底端与螺纹顶端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部竖向设置有螺杆,且螺杆外侧设置有杆套,所述杆套底端延伸至锥形套内部并设置有抵挡板。
优选的,所述进油口内部对称设置有挡块,且挡块之间的下方设置有小球,所述小球顶端通过弹簧与进油口顶端焊接。
优选的,所述螺栓头的外表面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处理形成有耐磨耐腐涂层,所述螺纹采用氮碳氧多元共渗技术处理形成有复合渗透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宽度大于弹性块的宽度,且弹性块内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加强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碳氢氧共渗技术的汽车轮毂螺栓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螺栓头的外表面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处理形成有耐磨耐腐涂层,从而提高螺栓头的耐磨和耐腐蚀性能,并通过螺纹采用氮碳氧多元共渗技术处理形成有复合渗透层,以提高螺纹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蚀性,并通过弹性块内部设置的加强层及弹性棉内部设置的加强筋,可增强该轮毂螺栓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该轮毂螺栓整体性能,实用性高。
2.由于杆套与螺杆的配合,螺杆的转动可实现抵挡板的向下移动,抵挡板向下便可挤压弹性棉,此时弹性棉受力压缩便可将弹性棉内部的润滑油挤出,经第二安装槽流入导流槽内部,之后沿着螺纹缓慢流下,从而便可实现对螺纹进行润滑,从而减低螺纹的磨损程度,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3.由于第一安装槽内部设置的弹性块,当螺栓杆受力时,使得第一安装槽向内部凹陷并压缩弹性块,从而通过弹性块的弹性形变可以减缓震动或冲击带来的影响,从而避免了螺栓杆发生断裂及螺纹出现损伤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格力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格力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938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屏风
- 下一篇:一种捡矸皮带沫煤回收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