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束用收卷存放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94453.5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1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石翠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所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54 | 分类号: | B65H54/54;B65H54/44;B65H54/70;B65H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束用收卷 存放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用收卷存放设备,包括承接基座,承接基座的上端面设置有调节导轨,调节导轨和承接基座之间固定连接,且调节导轨围绕着承接基座的轴心等间距分布,调节导轨上通过卡接方式活动连接有调节座,调节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和调节座之间固定连接,安装座的侧面设置有防缠挡板,防缠挡板和安装座之间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发现,通过设置的承接基座和调节座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可以调节线束收卷的直径大小,进而可以让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更加灵活,通过设置的绕线板,可以让收卷之后的线束取下更加方便,通过设置的防缠挡板可以防止在对线束进行收卷的过程中出现线束缠绕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收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束用收卷存放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车身线束连接整个车身,大体形状呈H形。
现有中国公开专利号CN209467941U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用存放支架,包括存放支架本体,所述存放支架本体为L型,所述存放支架本体上固定安装有多层置物板,且最底层置物板与存放支架本体的水平端形成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底部上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支撑板位于驱动电机上方贯穿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一皮带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转盘,所述转盘上沿圆周等分设有多个用于线束绕线的支脚,且至少一个支脚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止线束脱离支脚的延长端,带有延长端的支脚的另一端贯穿转盘且端部焊接有米字型限位件。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发现,上述的束线装置的绕线结构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无法去调节线束收卷内径的大小,并且收卷之后的线束取下不方便,从而导致影响到线束收卷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用收卷存放设备,旨在改善首先是无法去调节线束收卷内径的大小,并且收卷之后的线束取下不方便,从而导致影响到线束收卷的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线束用收卷存放设备,包括承接基座,承接基座的上端面设置有调节导轨,调节导轨和承接基座之间固定连接,且调节导轨围绕着承接基座的轴心等间距分布,调节导轨上通过卡接方式活动连接有调节座,调节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和调节座之间固定连接,安装座的侧面设置有防缠挡板,防缠挡板和安装座之间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安装座的顶端设置有绕线板,绕线板和安装座之间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承接基座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和承接基座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连接柱的侧面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和连接柱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且加强板围绕着连接柱的轴心等间距分布,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的底端对称贯穿开设有第二定位孔,通过在承接基座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柱,以及在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是为了便于让承接基座与电机进行连接,从而可以让电机去带动承接基座去转动,通过在连接柱的侧面设置有加强板,是为了提高连接柱和承接基座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在连接盘的底端对称贯穿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是为了便于使用螺栓将承接基座与电机的输出端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调节座的侧面贯穿开设有限位卡槽,限位卡槽和调节导轨之间相互配合,安装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柱,且安装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通过在调节座的侧面贯穿开设有限位卡槽,以及让限位卡槽和调节导轨之间相互配合,是为了便于调节调节座的位置,通过在安装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柱,是为了便于安装绕线板,通过在安装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是为了便于安装绕线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所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所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944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泥水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路换向阀铸造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