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子宫内膜取样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94912.X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6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汪宏波;辛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宏波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2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子宫 内膜 取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子宫内膜取样刷。它包括刷毛,刷柄和刷头,所述刷毛固定于所述刷头外周;还包括注射器;所述刷柄和所述刷头均为中空管状结构;有小孔结构设于所述刷头上;所述刷柄一端与所述刷头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注射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多功能、高敏感度及特异性优势,为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提供有力技术手段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多功能子宫内膜取样刷。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长,但对于该肿瘤仍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需要确诊仍需组织学诊断。目前存在的诊断方法有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活检术、宫腔灌洗与基因检测等。诊断性刮宫因为盲目性刮宫,取材易发生漏诊可能,现在多建议与宫腔镜检查联合使用,属有创操作,并不适用于子宫内膜疾病的筛查。目前市面虽然存在的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如宫腔刷,可刷取宫颈管及宫腔内膜细胞进行细胞学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也存在取材不足、组织量少的问题。因此,临床上仍缺乏更加有效而实用的子宫内膜病变筛查手段及技术。
因此,设计高效及实用的筛查技术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多功能子宫内膜取样刷,以兼顾考虑各种筛查手段优缺点为出发点而设计,具有多功能、高敏感度及特异性优势,为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提供有力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子宫内膜取样刷,包括刷毛,刷柄和刷头,所述刷毛固定于所述刷头外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射器;
所述刷柄和所述刷头均为中空管状结构;
有小孔结构设于所述刷头上;
所述刷柄一端与所述刷头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注射器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小孔结构为通孔;所述小孔结构有多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小孔结构的孔径不相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有刷柄刻度设于所述刷柄外壁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有注射器刻度设于所述注射器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刷柄与所述刷头的连接端薄弱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刷柄与所述注射器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有薄弱连接结构设于所述刷柄和所述注射器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薄弱连接/薄弱连接结构为较易折断分离结构;薄弱连接结构即为连接面上的外壁上设有齿状结构(便于折断)、内壁为一体成型结构(如图3、图4、图5所示);或为其他易折断分离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刷头、小孔结构、刷毛、刷柄及注射器以兼顾考虑各种筛查手段优缺点为出发点而设计,具有多功能、高敏感度及特异性优势,为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提供有力技术手段;
(2)本实用新型刷头和刷柄的尺寸较小,创伤小,接受度好,操作简易,无须麻醉、镇痛和住院,适应范围广;
(3)本实用新型在刷头上设有小孔结构和刷毛,功能多样化,通过刷毛实现其刷取功能,通过小孔结构实现其吸取功能,同时通过小孔结构实现其消毒杀菌的功效;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刷头上的刷毛和小孔结构实现其取材样本量多,敏感度高,子宫内膜刷定位取材,特异性高,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初筛样本检出率增加;
(5)本实用新型注射器与刷柄可拆卸结构,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简易,且筛查成本低,适于大范围普及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宏波,未经汪宏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949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镁合金零件快速成型的落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板锁螺丝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