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修复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95157.7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6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伯翰;王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2 | 分类号: | A61F2/02;A61L27/04;A61L27/22;A61L27/50;A61L27/54;A61L27/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曾晨;王立民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修复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修复支架,包括套管和支架主体;套管的内设有左间隔区、支架区和右间隔区,左间隔区、支架区和右间隔区顺次排布,且套管的外壁和/或内壁上设有多个营养因子腔,营养因子腔内负载有营养因子;支架主体的材质为镁,支架主体位于支架区内,且支架主体与支架区的内壁相抵。本公开的神经修复支架的套管的两端可与受损神经的断端通过外科缝线连接,避免支架主体直接与神经连接导致神经损伤,套管内可形成镁材质的支架主体降解微环境,随着支架主体的降解实现神经修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周神经修复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神经修复支架。
背景技术
外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是神经系统功能恢复领域的难点。以面神经修复为例,面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治疗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难点。面神经损伤会带来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又称为面神经麻痹,facial paralysis),严重影响患者面部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
现有的外周神经修复方式主要包括神经移植、种子细胞与细胞因子修复术和组织工程神经修复术。其中,神经移植包括自体神经移植术和异体神经移植术。自体神经移植术存在供区的神经来源不足、获取供体神经需要二次手术创伤、继发的供区神经功能丧失以及供体神经和受体神经在组织结构和尺寸上不匹配等问题。异体神经移植术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种子细胞与细胞因子修复术存在未受损的正常神经轴突的出芽可导致慢性疼痛和异常神经反射等不良反应的问题。组织工程神经修复术中使用的组织工程移植物一般由生物支架材料、种子细胞和生物活性因子三部分构成。目前使用的生物支架材料在原料组成以及内部结构上,与自体神经基底膜的组成和结构还有很大差距,而且还存在种子细胞来源少、培养时间长,生物活性因子价格昂贵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修复效果好的神经修复方式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修复效果好的神经修复支架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神经修复支架。
该神经修复支架包括套管和支架主体;其中,
所述套管的内设有左间隔区、支架区和右间隔区,所述左间隔区、所述支架区和所述右间隔区顺次排布,且所述套管的外壁和/或内壁上设有多个营养因子腔,所述营养因子腔内负载有营养因子;
所述支架主体的材质为镁,所述支架主体位于所述支架区内,且所述支架主体与所述支架区的内壁相抵。
可选的,所述左间隔区的长度和所述右间隔区的长度相同,且所述左间隔区或所述右间隔区的长度与所述支架区的长度的比值为1:(5-10)。
可选的,所述营养因子腔位于所述套管的外壁上。
可选的,所述营养因子腔呈阵列排布。
可选的,所述营养因子为神经生长因子。
可选的,所述营养因子腔的开口上覆盖有保护膜。
可选的,所述支架主体具有螺旋线形状。
可选的,所述支架主体的直径为0.2mm-0.4mm。
可选的,所述支架主体的直径自两端至中部逐渐增大。
可选的,所述套管的材质为丝素膜。
本公开的神经修复支架的套管的两端可与受损神经的断端通过外科缝线连接,避免支架主体直接与神经连接导致神经损伤,套管内可形成镁材质的支架主体降解微环境,随着支架主体的降解实现神经修复。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951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洗车机
- 下一篇:强传染性医用护理防护隔离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