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终端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95742.7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6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蒋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31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保护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包括防刮层及位于所述防刮层内侧的第一防窥层和第二防窥层,所述第一防窥层对应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区域开设有开孔,所述第二防窥层位于所述开孔处,所述第二防窥层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防窥层的透光率。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保护膜,由于在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区域对应处采用透光率更高的防窥层,而其余区域采用透光率更低的防窥层,因此既能提高指纹识别的灵敏度,又保证了整体的防窥效果,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设备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机、平板等各种移动终端基本已经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必须品。为了保护移动终端的屏幕,人们通常会在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上覆盖一层保护膜。随着电子产品企业不断推出具有指纹解锁功能的新型移动终端,相应的解锁便捷度也备受关注,增强了指纹解锁功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具备指纹解锁功能。目前屏下指纹解锁终端推出市场,这要求保护膜也需要应用市场需要而做新的改进,以直接用于屏下指纹解锁。
目前,移动终端保护膜一般同时具备防窥功能,以保护用户隐私。但防窥保护膜的防窥层影响了保护膜整体的透光率,因此应用于屏下指纹解锁时会出现识别不灵敏的问题,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保证防窥效果又不影响指纹识别灵敏度的用户体验较好的移动终端保护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包括防刮层及设于所述防刮层内侧的第一防窥层和第二防窥层,所述第一防窥层对应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区域开设有开孔,所述第二防窥层位于所述开孔处,所述第二防窥层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防窥层的透光率。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窥层的透光率为60%-65%,所述第二防窥层的透光率为大于或等于64%。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窥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防窥层的厚度。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窥层的面积等于或大于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区域的面积,所述第二防窥层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开孔的形状和尺寸相对应。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窥层包括第一防窥结构层,所述第二防窥层包括第二防窥结构层,所述第一防窥结构层包括包括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一光栅结构,所述第二防窥结构层包括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二光栅结构。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栅结构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光栅结构的高度,且多个所述第一光栅结构之间的间距与多个所述第二光栅结构之间的间距相等;或者,所述第一光栅结构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光栅结构的高度,且多个所述第一光栅结构之间的间距小于多个所述第二光栅结构之间的间距。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窥层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防窥结构层下方的网点层和设于所述第一防窥结构层上方的第一胶层,所述第一防窥层通过所述第一胶层粘接于所述防刮层的内表面,或者,所述第一防窥层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防窥结构层下方的网点层和设于所述第一防窥结构层上方的透明防爆层,所述第一防窥层通过所述透明防爆层粘接于所述防刮层的内表面。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窥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防窥结构层上方的第二胶层和位于所述第二防窥结构层下方的第三胶层,所述第二防窥层通过所述第二胶层粘接与所述防刮层的下方,所述第二防窥层通过所述第三胶层与移动终端的屏幕粘接。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防刮层为平面结构或边缘弯曲的曲面结构。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保护膜还包括粘胶层,所述粘胶层设于所述第一防窥层远离所述防刮层一侧的周缘处,用于粘接于移动终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957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玉米粉碎加工用降噪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插销式汽车发动机悬置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