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四旋翼无人机的非接触体温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96522.6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7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陈璨;刘复玉;郝宪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1J5/00;G01S17/08;G05D1/10;G05D1/08;B64D47/00;B64C27/08 |
代理公司: | 青岛锦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3 | 代理人: | 朱玉建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四旋翼 无人机 接触 体温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四旋翼无人机的非接触体温测量装置,其包括四旋翼无人机本体、防护圈、红外测温传感器以及手持终端等部件。其中,四旋翼无人机本体包括机架、主控单元、激光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以及摄像头;防护圈安装于机架的外侧周圈;在防护圈的周向上设有若干个传感器安装孔,分别用于安装红外测温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传感器。其中,红外测温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以及摄像头分别通过线缆与主控单元相连;主控单元与手持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利于实现大范围、非接触式的人体测温,能够有效降低因近距离接触传染疾病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四旋翼无人机的非接触体温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体温是反映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常用的测温方法有水银温度计和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测温法,这两种测温方法均为近距离接触或非接触式测温方法。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为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需要采用远距离非接触式测温方法测量人体体温,尤其是待测数量较多、位置较分散的人群。
传统的测温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因为是近距离接触,工作人员有被恶性传染病传染的风险。因此,在以上情况下,近距离测温方法已无法满足测温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四旋翼无人机的非接触体温测量装置,以避免因人群的相互接触造成病毒的失控和传播,同时利于提高测温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四旋翼无人机的非接触体温测量装置,包括:
四旋翼无人机本体、防护圈、红外测温传感器以及手持终端;
四旋翼无人机本体包括机架、主控单元、激光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以及摄像头;
其中,防护圈安装于机架的外侧周圈;
在防护圈的周向上设有六个传感器安装孔;
其中,红外测距传感器有四个,激光测距传感器和红外测温传感器分别有一个;
每个红外测距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分别安装于一个传感器安装孔内,且安装后各个红外测距传感器分别位于防护圈的一个四等分点位置上;
主控单元安装于机架的中心上部位置,摄像头安装于机架的中心下部位置;
激光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摄像头以及红外测温传感器通过线缆分别与主控单元相连;主控单元与手持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
优选地,防护圈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铝合金圈、海绵胶带圈以及反光贴圈;其中,各个传感器安装孔依次穿过铝合金圈、海绵胶带圈以及反光贴圈。
优选地,铝合金圈的内侧表面设有四个插座;
每个插座位于铝合金圈的内侧表面的一个四等分点位置上;
每个插座上设有一个竖向的安装插孔;
机架还包括四个横梁,每个横梁被配置为安装一个电机;每个横梁的最外端分别安装一个方向向上的定位销,且各个安装插孔分别安装到一个定位销上。
优选地,插座是由铝合金材料制成的,且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于铝合金圈上。
优选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4G或5G。
优选地,摄像头通过相机旋转云台安装于机架的中心下部位置。
优选地,测量装置还包括语音播报单元;
语音播报单元通过线缆与主控单元连接,且安装于机架的中心上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965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