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定向声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96776.8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9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许睿;许学忠;罗列万;冯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声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29/16 | 分类号: | A01M29/16;B32B15/20;B32B3/24;B32B15/14;B32B9/04;B32B9/0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绿叶 定向 声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定向声控装置,包括固定法兰(1)、保护网罩(2)、T型应变片(3)、声波反射罩(4)、声波发射阵列(5)、吸声板(6)、自泄压声屏障(7)、天线(8)和控制电路(9)。通过强指向声波发射阵列(5)、反射罩体(4)、吸声板(6)和自泄压声屏障(7)结构的科学设计,实现了声波前向指向性发射和后向透射抑制功能,还可通过调整吸声板(6)孔径实现吸声峰值频率迁移。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设备对茶园施工、茶园管理人员及附近居民生活影响等生境问题,形成对环境友好的茶园小绿叶蝉声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定向声控装置。
背景技术
茶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园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一般多躲于叶背为害,嫩梢、杂草中较多。间作不合理的茶园最易发生,在时晴时雨的气候条件下最易发生成灾。茶小绿叶蝉一般年发生 8~10 代,为害时间长(主要危害期每年 5~9 月),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消耗养分与水分,同时雌虫产卵于嫩梢组织内,使芽生长受阻,给夏秋茶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近几年该虫连续发生较重,受害茶树表现芽叶萎缩、硬化,叶缘或叶尖枯焦,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茶小绿叶蝉种群间主要依靠鸣声通讯,即通过足或口针将鸣声信号传至停栖植物,再由植株叶片传递给栖停在同一植株或互相接触的不同植株上的同类。研究发现,小绿叶蝉雄成虫羽化后3日龄即开始鸣叫,鸣声在羽化后5~7日龄时较频繁,由雌雄虫交配前的求偶声特征可以看出,小绿叶蝉两性个体在交配前一定伴有密集且高频率的鸣声产生,鸣声是交尾发生的前奏曲。
申请号为201710819187 .1 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和方法”,提出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通过在茶小绿叶蝉日求偶和交尾活跃期发射无规噪声,干扰、阻断假眼小绿叶蝉雄雌虫间通讯,干扰雄雌虫间定位,进而控制虫害繁殖,实现茶园小绿叶蝉的物理防控。经近几年的田间试验,验证其效果显著。但同时出现了环境噪声污染问题,对邻近居民的生活和茶园施工、茶园管理及采茶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实用新型针对茶园小绿叶蝉声控装置噪声污染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思想,基于强指向阵列,再配合吸波反射罩体和可减载声屏障设计,使声波定向可控发射,形成对环境友好的茶园小绿叶蝉声控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园小绿叶蝉定向声控装置,通过指向性发射阵列、反射罩、吸音和可减载声屏障设计,使声波装置全天候定向可控发射,在有效干扰小绿叶蝉的交配,阻断其繁殖的同时,消除对茶园施工人员和对周边居民的噪声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声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声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967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环式鼻饲输送器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流量计收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