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穿刺用辅助夹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97399.X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8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朱丽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陈斌 |
地址: | 213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穿刺 辅助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内科穿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穿刺用辅助夹合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皮下组织进行注射时,皮肤捏起工作持续占用了护士的手部,使得注射工作只能采用单手,皮下注射工作稳定性较差的缺点,包括基板,该基板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立柱,立柱的顶部设置有承载部,且承载部的上表面开设有承载槽,承载部的侧边分别开设有导向槽及装载口,安装板内侧设置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该导向杆的一端位于导向槽的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承载部进行患者手肘处的支撑工作,且夹子的使用角度位置可沿导向槽进行调整,灵活方便,适应不同角度、不同位置的夹合需要,护士可腾出手更好的辅助进行皮下注射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内科穿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穿刺用辅助夹合机构。
背景技术
在心内科穿刺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指将药液注入皮下组织。常用注射部位为上臂及股外侧。如胰岛素口服在胃肠道内易被消化酶破坏,失去作用,而皮下注射迅速被吸收。
在皮下注射的过程中,需要用手部捏起皮肤,而后对皮下组织进行注射,皮肤捏起工作持续占用了护士的手部,使得注射工作只能采用单手,皮下注射工作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皮下组织进行注射时,皮肤捏起工作持续占用了护士的手部,使得注射工作只能采用单手,皮下注射工作稳定性较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心内科穿刺用辅助夹合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内科穿刺用辅助夹合机构,包括基板,该基板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立柱,立柱的顶部设置有承载部,且承载部的上表面开设有承载槽,承载部的侧边分别开设有导向槽及装载口,安装板内侧设置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该导向杆的一端位于导向槽的内部,此时,安装板设置于承载部的一侧,安装杆固定设置于安装板的顶部,且安装杆的顶部通过铰链设置有夹子。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为T型结构,导向槽为T型开设。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水平杆体位于导向槽的水平槽体内,导向杆的竖直杆体的一端穿过导向槽的竖直槽体。
优选的,所述装载口与导向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把持套,且把持套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把持套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凸起。
优选的,所述夹子为塑料材质。
优选的,所述夹子的夹板末端胶接有硅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承载部进行患者手肘处的支撑工作,且夹子的使用角度位置可沿导向槽进行调整,灵活方便,适应不同角度、不同位置的夹合需要,护士可腾出手更好的辅助进行皮下注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心内科穿刺用辅助夹合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心内科穿刺用辅助夹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心内科穿刺用辅助夹合机构的拆除安装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立柱、21把持套、211凸起、3承载部、31承载槽、32导向槽、33装载口、4安装板、41安装块、411导向杆、 42安装杆、5夹子、51硅胶垫、52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市人民医院,未经溧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973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