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关电源输入过、欠压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97690.7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3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格立特电力电子有限公司;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25 | 分类号: | H02H7/125;H02H3/20;H02H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璀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7 | 代理人: | 王文颖 |
地址: | 2003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电源 输入 保护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关电源输入过、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分压采样单元,分压采样单元通过采样点输出采样电压,采样点分别与稳压二极管Z1及二极管D5的阴极,稳压二极管Z1的阳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二极管D5的阳极与二极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及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后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电源控制单元的供电端。本实用新型采用过压欠压保护电路,可以使开关电源在输入电网波动较大,电压过高或过低,通过关闭控制芯片工作,避免开关电源工作不稳定甚至造成MOS管损坏的情况,可以大大减少了产品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电源输入过压、欠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在目前多数电子电路系统中,直流低压供电均采用开关电源,开关电源的核心器件开关管采用高压MOS管,受高压MOS管成本及工艺限制,高压MOS管的耐压会受到一定限制,它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承受的电压是在极限耐压值以下一定范围内,这样才能保证开关管的安全。
因为开关电源都是直接连接在电压波动较大的市电电网上,在一些特殊场所如果电网电压偏离额定电压值较大,会造成电源工作不稳定甚至损坏,这些隐患直接影响开关电源及其相关系统的安全。
当输入电压过高时高压MOS管所承受的电压会有很大的增加,不但引起开关电源高频噪声增大,更严重的会造成高压MOS管过压损坏。同样的如果输入电压过低,电源开关管占空比过大也可能导致电源输出直流电压下降,不能满足负载电路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开关电源本身设计一个过压欠压保护电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开关电源输入过、欠压保护电路,所述开关电源包括由交流电输入至直流电输出依次连接的AC/DC整流滤波单元、DC/DC变换器及高频整流滤波单元,高频整流滤波单元的直流输出还连接检测反馈电路,检测反馈单元与开关电源控制单元相连,开关电源控制单元控制DC/DC变换器,开关电源控制单元的供电端与高频整流滤波单元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分压采样单元,分压采样单元通过采样点输出采样电压,采样点分别与稳压二极管Z1及二极管D5的阴极,稳压二极管Z1的阳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二极管D5的阳极与二极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及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后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电源控制单元的供电端。
优选地,所述分压采样单元包括串联在所述AC/DC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与地之间的串联电阻,串联电阻中的至少一个电阻的一端形成所述采样电压。
在电网电压波动较大,超出额定电压一定范围外,开关电源输入电压大于265V(+20%),或者低于175V(-20%)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电路启动,通过控制芯片关闭MOS管的方式,停止开关电源工作,避免开关电源故障。具体而言,在电压超过额定电压的±20%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电路会将开关电源控制芯片VDD引脚的供电拉到低电平,从而使控制芯片处于关闭状态,开关电源不会启动。只有输入电压在正常范围内时,由辅助电源提供的17V电压满足开关电源控制芯片VDD启动电压条件,电源才会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过压欠压保护电路,可以使开关电源在输入电网波动较大,电压过高或过低,通过关闭控制芯片工作,避免开关电源工作不稳定甚至造成MOS管损坏的情况,可以大大减少了产品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开关电源输入过、欠压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格立特电力电子有限公司;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格立特电力电子有限公司;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976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防撞混凝土桥墩
- 下一篇:一种循环式高浓度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