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双置反射镜的钢轨断面轮廓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98959.3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2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祯;祝恩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安通轨道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G01B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霍春月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反射 钢轨 断面 轮廓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双置反射镜的钢轨断面轮廓检测装置,包括基板和设置在基板上方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支撑装置,运行在支撑装置上的激光检测装置,设置在箱体上方的显示装置,所述基板中部设有光学玻璃,基板下端面设有的两个磁吸附装置分别位于光学玻璃的左右两侧,所述光学玻璃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置反射镜和后置反射镜,用于将激光束投射到钢轨轨头的导向面和非工作边及轨颚部位。本实用新型利用高精度激光传感器的固有特性,在轨头两侧工作边和非工作边各设置一个反射镜,用于拓展激光测量范围,可快速、准确地完成钢轨轨头断面全轮廓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双置反射镜的钢轨断面轮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列车运行过程中,车轮与钢轨的摩擦使得钢轨会不断发生磨耗、磨损,导致钢轨轮廓发生变化,影响轮轨接触面的作用力,从而影响行车安全和稳定性。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钢轨廓形检测越来越重要,需要定期检测钢轨的廓形,为钢轨磨耗评估、打磨维修与更换提供依据。
目前钢轨轨头检测基本上是以接触式检测为主:一种是采用机械卡尺,即利用钢轨磨耗尺对单个断面磨耗进行检测。此种检测方法主要依靠人工手动检测,存在效率低、测量精度低、受人为因素影响大且无法获得整个轨头的测量数据,不利于计算机分析管理及制定打磨方案等缺点;另一种是采用二连杆编码器,其采用“人”字形测量臂配合旋转编码器,通过自带的滚轮沿轨头轮廓滚动来进行测量并生成钢轨轨头轮廓数据的一种方法。这种检测方法的精度较低,另外其操作相对比较繁琐,检测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双置反射镜的钢轨断面轮廓检测装置,可快速、准确地完成钢轨轨头断面全轮廓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双置反射镜的钢轨断面轮廓检测装置,包括基板和设置在基板上方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支撑装置,运行在支撑装置上的激光检测装置,设置在箱体上方的显示装置,所述基板中部设有光学玻璃,基板下端面设有的两个磁吸附装置分别位于光学玻璃的左右两侧,所述光学玻璃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置反射镜和后置反射镜,用于将激光束投射到钢轨轨头的导向面和非工作边及轨颚部位。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下端面设有两块定位块,用于确定被测钢轨与本装置的位置,使检测结果更加精确。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下端面围有防护罩,可有效阻挡杂散光的进入有前置反射镜和后置反射镜。
优选的,所述磁吸附装置包括固定在基板下端面的磁吸固定座,所述磁吸固定座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对称设置两个磁吸座,所述磁吸座上嵌有磁铁。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端面的支撑墙板,固定在支撑墙板上的两条相互平行的导轨,用于固定激光检测装置的固定座,确保固定座在导轨上平稳运行的支撑轮,其中一条导轨上设有滑块,所述固定座通过滑块和支撑轮跨设在两条导轨之间;
所述设有滑块的导轨上方设有牵引装置。
优选的,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固定在其中一块支撑墙板上的弹簧,固定在另一支撑墙板上的绳柱和连接在弹簧和绳柱之间的传动软绳。
优选的,所述激光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在固定座中部的激光传感器,固定在固定座上且运行在牵引装置上的电机及绳轮组件,固定在固定座下端两侧的限位开关、磁尺读数头,所述限位开关、磁尺读数头位于导轨下方,所述磁尺读数头上方导轨的下端面设有磁栅尺。
优选的,所述箱体包括前盖、上盖和后盖,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固定在导轨外侧的显示屏支架,位于上盖上的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支撑墙板上设有限位支架,用于限制限位开关的运行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安通轨道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安通轨道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989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