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介入器械测试演示模型的专用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99820.0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6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松;周越;杨卓璇;乔树宾;宫海波;毛茅;曹杰;徐方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创导三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刘少颖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入 器械 测试 演示 模型 专用 转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模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入器械测试演示模型的专用转接头;该转接头的两端开设有端口,分别是入口端和开口端,且入口端与开口端均相连有血管模型,所述转接头的入口端内径大于其中一根血管模型内径,出口内径小于另一根血管模型的内径;本装置中通过入口端内径比所对接的血管模型内径大7.5%‑25%,所以介入器械从血管模型进入到转接头时不会受到阻碍,出口内径比所对接血管模型小5%‑25%,保证介入器械在血管模型中运行过程和进入另一个血管模型过程中也不会受到阻碍,整个过程能很好的保证介入器械在整个血管模型中的操作的通过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模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入器械测试演示模型的专用转接头。
背景技术
透明软质血管模型广泛应用于介入器械的演示、培训和开发研究中,为了达到仿真的效果,往往需要制作出与人体血管尺寸和复杂程度相近的透明软质血管模型,但由于很难直接制造出大体积透明软质血管模型,所以在实际中往往采用将先制造体积较小的局部透明软质血管模型,然后采用接头将各个局部血管模型拼接成最终大体积血管模型;
人体血管系统的内皮往往是均匀光滑的,介入器械在血管内往往能沿着血管壁顺利通过,但在由接头拼接成的血管模型中,接头的存在往往会造成接头处凸起后者凹陷,这就使得介入器械在血管模型内运行时,介入器械的顶端很可能会卡在由于接头造成的凸起后者凹陷处,大大的降低了介入器械在血管模型中的通过性,无法实现介入器械的演示、培训和指导开发研究的目的。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提出一种介入器械模型专用的转接头,有效的实现了介入器械在由接头连接的大尺寸血管模型中的顺利通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介入器械测试演示模型的专用转接头,可有效的实现了介入器械血管模型中的顺利通过。
本实用新型一种介入器械测试演示模型的专用转接头,该转接头的两端开设有端口,分别是入口端和开口端,且入口端与开口端均相连有血管模型,所述转接头的入口端内径大于其中一根血管模型内径,出口端内径小于另一根血管模型的内径,其中,入口端内径大于其中一根血管模型内径为7.5%-25%,出口端内径小于另一根血管模型的内径为5%-25%。
优选地,所述转接头入口端和出口端的壁厚不相同,其中入口端壁厚大小为相连血管模型壁厚的0%-5%,出口端壁厚大小为相连血管模型壁厚的5%-15%。
优选地,所述两根血管模型的内径大小相同,或者,与出口端相连地血管模型内径大小小于与入口端相连地血管模型内径大小。
优选地,所述转接头沿入口端朝向出口端呈倾斜设置,其倾斜所产生的夹角为120°~175°,或者是弧形倾斜。
优选地,所述转接头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斜齿,且呈宝塔状设置,斜齿覆盖转接头整个表面。
优选地,所述血管模型为软质结构。
优选地,所述血管模型与转接头均位于同一轴线内。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本装置中通过入口端内径比所对接的血管模型内径大7.5%-25%,所以介入器械从血管模型进入到转接头时不会受到阻碍,出口端内径比所对接血管模型小5%-25%,保证介入器械在血管模型中运行过程和进入另一个血管模型过程中也不会受到阻碍,整个过程能很好的保证介入器械在整个血管模型中的操作的通过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入口端内径;2-出口端内径;3-斜齿;4-入口端壁厚;5-出口端壁厚;6-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创导三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未经宁波创导三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99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暖通空调用冷热交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电气施工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