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含粉尘烟气余热回收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00417.5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3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金万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九五高科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2B3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19 | 代理人: | 赵敬一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粉尘 烟气 余热 回收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含粉尘烟气余热回收锅炉,沿着烟气流向依次为烟风入口、前置对流管束蒸发段、过热蒸汽段、中部对流管束蒸发段、省煤器段、水加热器段、烟气出口;汽水分离器位于锅炉上部,通过锅炉上升管、下降管、主蒸汽连管等与各换热段相连;前置对流管束蒸发段的进口和出口设有阀门,烟风入口设有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根据入口烟气的温度调整阀门的开度。这种结构可以快速有效的降低烟气温度,避免灰尘在受热面粘结,提高锅炉的换热效率。还可以有效的控制烟气温度波动,稳定的产生所需温度的过热蒸汽,保证生产的连续稳定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回收锅炉,特别涉及一种烟气中含有大量粉尘的余热回收锅炉用于含粉尘烟气余热回收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余热发电技术已经被大量推广和应用,尤其是在水泥行业。但经过多年运行后,很多余热电站都出现了锅炉换热能力大幅下降导致发电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水泥窑篦冷机取风位置的余热锅炉,换热能力下降的尤为明显。通过对多个项目的实地考察,发现锅炉换热能力大幅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积灰问题。以单独取风的窑头独立过热器为例,当烟气温度较高时,烟气中的细尘粒有较强黏性,这部分尘粒使用常规的沉降室或者旋风筒很难收集,普通激波爆燃等清灰方式也很难清除干净,导致过热器无法快速将烟风温度降低到尘粒无黏性的温度,日积月累灰尘会从迎风面开始完全包住换热管束,从而造成锅炉换热能力逐渐降低,严重者会导致锅炉无法正常运行。因为受换热管结构及布置方式的限制,即使采用人工除灰也很难彻底清理干净,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另外,由于水泥生产的不稳定特性,产生的热烟气的温度也不断波动,为了保证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现有技术在热烟气温度过高时,不得不部分关闭烟气阀门,这种方式导致烟气的热量不能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粉尘烟气余热回收锅炉,可以快速的将烟风温度降低到尘粒无黏性的温度,从而易于清除,防止积灰问题的产生。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含粉尘烟气余热回收锅炉,包括烟风入口、锅炉本体、烟风出口、汽水分离器、上升管、下降管、主蒸汽连管、给水管路。所述的锅炉本体内自烟风入口至烟风出口沿着烟气流向依次设有前置对流管束蒸发段、过热蒸汽段、中部对流管束蒸发段和省煤器段;所述的汽水分离器位于锅炉本体的上方,通过上升管与前置对流管束蒸发段和中部对流管束蒸发段换热管出口相并连;通过下降管与前置对流管束蒸发段和中部对流管束蒸发段换热管入口相并连;通过主蒸汽连管与过热蒸汽段换热管入口相连;通过给水管路与省煤器段换热管出口相连;省煤器段换热管入口通过管路与锅炉软化水相连。
所述的锅炉本体内自烟风入口至烟风出口沿着烟气流向在省煤器段后还可以布置热水段,所述的热水段换热管出口通过管路与省煤器段换热管入口相连,热水段换热管入口通过管路与锅炉软化水相连。
所述的前置对流管束蒸发段的换热管入口和出口设有阀门,或者在前置对流管束蒸发段的换热管入口或出口设有阀门,阀门用于调控汽水流量。
所述的阀门数量为1~4个。
所述的烟风入口处设有温度检测装置一。
所述的前置对流管束蒸发段和过热蒸汽段之间的烟风流经处设有温度检测装置二。
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一和温度检测装置二,可以为辐射测温仪,还可以为热电偶。
所述的余热回收锅炉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的阀门可以为手动阀门,也可以为自动控制阀门,自动控制阀门与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的阀门调控汽水流量,可以采用远传控制系统调控,可以采用现场手动操作调控,还可以采用远传控制系统和现场手动控制相结合形式调控。
一种用于含粉尘烟气余热回收锅炉的运行原理为:高温烟气经过烟风入口进入锅炉本体,然后依次经过前置对流管束蒸发段、过热蒸汽段、中部对流管束蒸发段、省煤器段和热水段换热后,烟气温度降低,后经过烟风出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九五高科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九五高科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004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布耳带自动口罩机
- 下一篇:一种制备RT培司缩合液的单管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