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段短路模拟试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00714.X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9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袁小波;彭国平;史奔;王红占;苏浩;白代兵;刘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安朴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何嘉杰 |
地址: | 5284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路 模拟 试验 平台 | ||
一种阀段短路模拟试验平台,用于对试验阀段进行短路试验,包括直流回路、交流回路、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直流回路输出可调的直流衰减电流、用于控制交流回路输出可调正弦波、用于控制第一电子开关组件的开断;直流回路还用于调节直流衰减电流的衰减速度;交流回路还用于调节可调正弦波的衰减速度。采用了交流输入的方式提供电源,相较于传统的直流供电方式适用性更广、调压能力更强、成本更低;能够产生直流衰减电流和可调正弦波,具备进行阀段短路试验的能力;同时,直流衰减电流和可调正弦波的衰减速度可通过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调节,相较于传统的专用平台只能专用的方式,增加了平台的适用范围,更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远程输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段短路模拟试验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柔性直流输电相比于传统直流输电日益显示出自身的优势,阀单元组成的阀段在柔性输电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阀段目前也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是发生短路故障时,阀段的工作稳定性很难得到保障。
目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家主要采用实验平台进行模拟短路实验,但目前的试验平台存在着控制过程复杂、有的电路结构复杂、有的不具备较大适用范围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阀段短路模拟试验平台,所述阀段短路模拟试验平台结构简单,可模拟阀段短路试验,并解决了交直流电路电流衰减速率不可调节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段短路模拟试验平台,包括直流回路,其具有用于连接外部交流电源的三相输入端和用于连接所述试验阀段第一连接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直流回路用于输出幅度和衰减速度可调的直流衰减电流;第一电子开关组件,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直流回路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试验阀段的第二连接端连接;交流回路,其具有用于连接外部交流电源的三相输入端、与所述直流回路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直流回路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的负极输出端,所述交流回路还用于输出频率、幅度和衰减速度可调的正弦波;控制单元,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给所述直流回路、所述交流回路以及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段短路模拟试验平台,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采用了交流输入的方式提供电源,相较于传统的直流供电方式适用性更广、调压能力更强、成本更低;能够产生直流衰减电流和可调正弦波,具备进行阀段短路试验的能力;同时,直流衰减电流和可调正弦波的衰减速度可通过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调节,相较于传统的专用平台只能专用的方式,增加了平台的适用范围,更节约了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直流回路包括:第一供电单元,其具有用于连接外部三相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试验阀段的第一连接端连接的正极输出端;第一接触器,其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正极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正极输出端连接,负极与所述第一接触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子开关组件,其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一电感,其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组件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连接;直流衰减电阻,其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组件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组件的第一连接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包括:第一调压器,其输入端与所述外部交流电源连接;第一升压变压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调压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整流桥,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连接,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接触器的所述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供电单元,还包括:第一断路器,连接在所述外部交流电源与所述第一调压器的输入端之间;第一主接触器,连接在所述第一调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端之间;第一软启动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一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整流桥的输入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安朴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安朴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007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健康测温通行智能卡口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