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埋式滴灌管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00919.8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4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丽;高建铮;安胜鑫;张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润农节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A01B49/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孟玉寒 |
地址: | 0641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滴灌 回收 装置 | ||
一种地埋式滴灌管回收装置包括支撑架、连接杆、传动机构、收卷装置和犁形铲,支撑架上设置有主轴杆,其两端与支撑架连接,支撑架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拖拉机后部,拖拉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链轮、第一链条和第二链轮与主轴杆连接,竖向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架上,竖向支撑杆上设置轴杆,轴杆一端安装第一卷盘,另一端设置第三链轮,通过第二链条与设置在主轴杆上的第四链轮连接,第一光杆排线器固定在支撑架上,通过第五链轮、第三链条和第六链轮与轴杆连接;犁形铲固定在支撑架后端的横向支杆中部。本实用新型装置可根据滴灌管的铺设间距和埋深调节犁形铲的间距和深度,对不同作物和种植模式的适应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埋式滴灌管回收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确保我国农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推广节水灌溉已成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战略选择。滴灌技术由于其在节水、节肥,节省劳工,农作物增产、增质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农作物和蔬菜种植中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该技术在部分多年生作物如饲草地、林木等种植区推广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如:地表管网影响田间机械耕作,牲畜放养易损坏管网,长期裸露加速老化影响滴灌管使用寿命等,因此,在林木和饲草地种植区引进了地埋式滴灌技术。
地埋式滴灌技术是将滴灌管埋设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10-50cm)土壤中的一种灌溉方式,可以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活动区,减少牲畜和人为破坏,有效降低塑料老化速度且不影响田间机械耕作,有效提高滴灌系统的使用寿命和田间耕作的机械化程度,但目前常用的滴灌管的主要成分为PE材质,难以降解,在滴灌管达到应用年限时如不及时回收,留存在土壤中的滴灌管会破会土壤结构,影响作物生长,所以,滴灌管回收已成为地埋式滴灌技术推广应用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常用的回收方式是人工回收和机械回收,人工回收劳动强度大,回收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回收的滴灌管松散堆放,不利于搬运和储存;机械回收主要是通过回收机械的卷绕装置进行收集,但现有的回收装置通常为固定工作幅宽,对不同作物和种植模式的适应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弊端,提供一种地埋式滴灌管回收装置,该装置可根据滴灌管的铺设间距和埋深调节回收幅宽和深度,对不同作物和种植模式的适应能力强,且可同时回收多根滴灌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埋式滴灌管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支撑架、连接杆、传动机构、收卷装置和犁形铲,所述支撑架的横向框架上横向设置有主轴杆,所述主轴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框架前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拖拉机后部,拖拉机的动力通过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与设置在所述主轴杆上的第二链轮连接,所述横向框架的横梁中部设置竖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轴承;
所述收卷装置包括轴杆、第一卷盘和第一光杆排线器,所述第一卷盘位于所述第一光杆排线器的前方,所述轴杆通过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竖向支撑杆连接,所述轴杆的一端安装固定有第一卷盘,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三链轮通过第二链条与设置在所述主轴杆上的第四链轮连接,所述第一光杆排线器包括第一光杆、设置在第一光杆上的第一排线器主体和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光杆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在所述横向框架上,所述轴杆上还设置有第五链轮,其通过第三链条与设置在所述光杆上的第六链轮连接;所述犁形铲固定在所述横向框架后端的横向支杆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润农节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润农节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009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