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的体温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02865.9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4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王川;徐胜航;经纬;陆羲;武光江;刘李娜;孙嘉岑;黄百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K13/00;A61B5/1455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李佳佳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公共卫生 安全 防护 体温 监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的体温监测系统,包括耳温检测装置,还包括移动终端和后台服务器,所述耳温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测温单元、控制单元、电源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测温单元,所述测温单元、电源单元、无线通讯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讯单元与所述移动终端适配,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或移动数据与后台服务器连接,所述耳温检测装置还包括GPS定位单元和血氧检测单元。本实用新型的体温监测系统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便于监控人员获取被监控人员的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数据,为监控人员有效分辨疑似感染人员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可用于公共场所人员相关生理指标监控,记录检测时人员位置信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温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的体温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新冠肺炎感染人员发热是一个主要的特征,随时监测人员体温是有效分辨疑似感染人员的有效手段。当前对于公共场所,主要采用的分辨方法为:进入公共场所时由管理人员在入口处对进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如果体温检测为不发热,则可以进入,但是有可能发热人员刚从外面比较冷的环境进入而体温检测正常。当前对于感染人员密切接触者,多采用集中隔离或者居家隔离的方法进行管理,隔离人员需要定时监测体温并上报,部分社区要求社区居民每天自行上报体温,部分学校也要求学生每天自测体温并上报,但是存在人员因为觉得多次测量体温麻烦而虚报体温的风险,尤其对于密切接触者,因其被传感的风险高,如果在已经被感染的情况下虚报体温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血氧饱和度指标异常也是新冠肺炎感染人员的一个主要特征,同时,血氧饱和度指标异常还可以提示很多其他疾病的发病,有效监测人员的血氧饱和度指标可以帮助进一步分辨新冠肺炎疑似感染人员。
当前的体温检测设备仅仅具备体温检测的功能,无法将检测的体温实时上报给监控部门,监控部门仅仅能依据人员自行上报的体温了解体温情况,且需要人工整理各个被监控人员的体温情况费时费力,也无法同时进行人员血氧饱和度检测,以及提供检测时人员的位置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体温检测设备无法更好地用于疫情期间对隔离人员及公共场所人员进行体温监控及血氧饱和度检测,并可以记录检测时人员的位置信息,进而掌握人员行动轨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能够实时获取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数据的适用于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的体温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的体温监测系统,包括耳温检测装置,还包括移动终端和后台服务器,所述耳温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测温单元、控制单元、电源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测温单元、控制单元、电源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所述测温单元、电源单元、无线通讯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讯单元与所述移动终端适配,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或移动数据与后台服务器连接,所述耳温检测装置还包括GPS定位单元和血氧检测单元,所述GPS定位单元、所述血氧检测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血氧检测单元包括发光器、接收器以及柔性PCB,所述发光器、接收器设置于柔性PCB上。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在远离所述测温单元安装位置的一端设置有U型部件,所述U型部件的一侧设置有可以与所述壳体伸缩连接的连接部,所述U型部件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所述血氧检测单元。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无线通讯单元包括蓝牙、WiFi、ZigBee、IrDA、TransferJet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耳温检测装置还包括提示报警单元,所述提示报警单元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扬声器用于提示体温是否异常。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耳温检测装置还包括提示报警单元,所述提示报警单元包括提示灯,所述提示灯用于提示体温是否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028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柱面LED视景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折叠式无人机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