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微型抱闸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04936.9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9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振民 |
主分类号: | B62L1/00 | 分类号: | B62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自行车 微型 | ||
一种电动自行车微型抱闸,它由一个四环连缀,对刹车环呈三周合围的螺旋体和定位杆组成。定位杆上的定位销插于前锁环端部长孔,卡在后锁环及下部延柄的夹角处。前后锁环延柄用闸线连起。该闸无石棉,无噪音,耐疲劳,制动强劲,减速柔韧,耐受各种复杂路况,为一种特别适用于电动自行车刹车需要的闸具精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刹车器,尤其是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微型抱闸。
背景技术
本人于2013年申报的“电动自行车双向刹车器”(专利号: 201320689884.7)系本人原创技术“油态螺旋锁环微型抱闸”的升级换代成果,它圆满地实现了配套对象从自行车到电动自行车的转移。
作为对这一转移的技术支撑,除了大幅提高了闸体强度,并增加了倒刹功能外,还应特别指出的是根除了在其超负荷工作时易发的升温漏油问题。油态养护是本闸正常工作的重要前提,一旦失油则会引发摩擦剧增,发生卡轮,后果难料。
由于这问题的隐蔽性,短时间难以发现引起重视。因此未能将其根除措施及时收入专利保护条款之中。
为了彻底消除本闸的工作隐患,现特加以补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原闸的结构和技术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和补充,使其成为一种特别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的闸具精品。
本实用新型解决这一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将一由前锁环(4)、中前锁环(3)、中后锁环(10)和后锁环(9)错阶连缀,呈三周合围的螺旋锁环套入旋入轴皮一端的刹车环(7)外缘的中部凹槽;将定位杆(2)上的定位销(5)插入前锁环(4)左端弧形长孔并卡在后锁环(9)左侧与其下部延柄的接合处;用闸线将前锁环(4) 与后锁环(9)的下部延柄连起。闸芯前置有封油垫(8),芯外置有闸盒 (12)。
为了获得最佳的静刹车力矩,将螺旋锁环有效包角的弧度值代入欧拉公式后,其结果的有效传递值应等于150±10N·m。
同时要求螺旋锁环尾端承受的径向收缩压与首端切向力之比小于其与刹车环之间静摩擦系数的倒数,以免发生环状自锁,无法测试。
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从强度上保证了电动自行车的刹车安全
2、消除了车体在坡道易发的倒滑风险
3、有效地杜绝了闸体的升温漏油隐患
4、明显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该闸的整体结构附图如后。图1为其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其中 (1)为闸卡(2)为定位杆(3)为中前锁环(4)为前锁环(5)为定位销(6)为调线螺栓(7)为刹车环(8)为封油垫(9)为后锁环(10)中后锁环(11)为闸豆(12)为闸盒。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首先在轴皮一端旋入直筒状刹车环(7),其外缘凹槽里套入由前锁环(4)、中前锁环(3)、中后锁环(10)和后锁环(9)错阶连缀而成的螺旋锁环。然后将定位于定位杆(2)中后部的定位销(5)插入前锁环左端的弧形长孔,并卡在后锁环(9)左侧与其下部延柄形成的接合处。定位杆尾部紧固在车轴上,头部连于闸卡(1)之下。最后将闸线从后锁环下部延柄折边旋入的调线螺栓(6)中穿过,用闸豆(11)紧固在前锁环下部延柄上。闸芯中部连同轴皮连管内腔注有总量不少于10克的MoS2油脂。闸芯与闸盒之间置有材质为丁腈橡胶制成的封油垫(8)。
其主要技术参数为:
1,锁环包角
前锁环(4)、中前锁环(3)、中后锁环(10)的有效包角各为270 °±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振民,未经张振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049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吊车梁加固件顶升就位装置
- 下一篇:可分离式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