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附塔平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05524.7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7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周超;刘国锋;刘晓敏;徐增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航泰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徐丽娜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平台 结构 | ||
1.一种吸附塔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塔体模块,其中,
每组所述塔体模块包括有两个吸附塔,四个所述吸附塔由左到右依次排列,每组所述塔体模块内的两个所述吸附塔之间设置有第一平台,两组所述塔体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平台;
所述第一平台能够相对于每组所述塔体模块内的两个所述吸附塔横向移动;
所述第二平台能够相对于其中一组所述塔体模块纵向移动;
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均用于为检修操作提供支撑和活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塔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平台在每组所述塔体模块内的两个所述吸附塔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
所述第二平台在两组所述塔体模块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塔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若干连接板,每个所述第一平台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平台的端部,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吸附塔的外立柱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悬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塔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平台的两端部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为椭圆孔,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螺栓孔,一个所述第一螺栓孔和一个所述第二螺栓孔相对应,螺栓依次穿过一个所述第二螺栓孔和一个所述第一螺栓孔并将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平台连接,所述第一平台能够相对所述连接板横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塔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吸附塔的外立柱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用于为所述连接板提供支撑;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竖向截面为多边形结构,所述多边形结构为在一个对角线上的两个角处均存在一个缺角的矩形,其中一个所述缺角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的下面;
每一个所述第一平台的一端均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塔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平台的两端与相邻的所述吸附塔的外立柱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25mm-3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塔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若干支座,所述第二平台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支座,所述支座的上表面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平台的端部,所述支座的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吸附塔的外立柱连接,所述支座的另一端悬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附塔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平台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支座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平台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座铰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附塔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与铰接连接对应的所述支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竖向截面的一个角为直角,直角的一个边与所述支座的上表面连接、另一个边与相邻的所述吸附塔的外立柱连接,所述支座、两个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吸附塔的外立柱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平台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每个所述支座的下表面均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支座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支座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吸附塔的外立柱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能够为所述支座提供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塔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塔为活性炭吸附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航泰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航泰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055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设备用驱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迫止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