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油田井筒内回收套管伴生气的定压集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07389.X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40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薛建强;晏耿成;王林平;郑刚;魏立军;张倩;王曼;陈宏涛;樊红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7 | 分类号: | F16L55/07;F16K17/06;F16K17/16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驰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田 井筒 回收 套管 伴生 定压集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田井筒内回收套管伴生气的定压集气装置,包括本体和套接于本体外的外筒,外筒上端与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筒与本体之间还连接有排气压力可调的排气阀,外筒、本体和排气阀之间的环空构成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与本体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在油井生产中解决套管伴生气压力高于油管内回压,且当此压差达到设定值时,不需要其他额外动力作用排气阀打开,伴生气进入油管中与油流形成油气混合流体;当压差值接近排气阀开启压力时,排气阀自动关闭,集气过程终止,防止油管内油漏失而设计的。由于伴生气从高压状态快速泄放到低压状态时会吸收大量热量,易产生低温冰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油田井筒内回收套管伴生气的定压集气装置,属于油田井下小型工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油井井口伴生气回收主要应用铺设管网集气和井口油气混输的工艺。井口油气混输通常采用在井口集油管汇上安装放气阀的工艺模式。阀体安装在集油管汇或吹扫头上,通过高压软管快速接头从井口套管头引气至放气阀进气口。当套管伴生气压力大于油管线回压时,放气阀凡尔打开,伴生气进入集油管线,油气混输,实现伴生气资源的回收利用。但该工艺在回收伴生气的同时出现诸多不足。由于冬季外界环境温度低及伴生气快速泄放吸热的原因,冬季时常出现地面集气管线凝液冻堵、放气阀凡尔冰冻、失效的问题。虽然部分特种放气阀针对性的开展了利用输送的油温加热保温、设置剐霜机构、增大进气管线管径,规范地面集气管线安装坡度避免积液等技术措施,但收效甚微。同时,由于井口流程的差异化,放气阀安装位置不统一,造成地面集气管线安装困难,美观性和规范性得不到保障。此外,修井作业时需要重复拆除和安装地面输气管线,大量连接丝扣、密封点、高压软管的寿命等存在较大的气体泄漏风险和偷盗隐患。此外,由于井口流程尺寸增大,部分油井防盗箱无法继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常规地面放气阀、集气管线连接泄漏风险,管线、放气阀冬季冻堵隐患,修井作业重复拆装集气管线的施工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用于油田井筒内的套管伴生气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简化地面伴生气集气回收工艺流程,不改变现有井口设施和地面集输工艺技术规范及管理习惯,在井口油管挂下新增油井套管伴生气集气回收装置,将常规井口地面集气回收模式改为井下井筒集气回收模式。本实用新型中的排气阀采用同心滑套式设计,密封接触面积大,开启、关闭灵敏,寿命长技术性能可靠。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油田井筒内回收套管伴生气的定压集气装置,包括本体和套接于本体外的外筒,外筒上端与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筒与本体之间还连接有排气压力可调的排气阀,外筒、本体和排气阀之间的环空构成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与本体内腔连通。
所述的排气阀是同心滑套式排气阀,包括具有贯穿滑动腔体的排气阀本体以及滑动连接在排气阀本体的贯穿滑动腔体内的同心滑套,其中同心滑套位于排气通道的上端部与调压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调压弹簧的另一端与本体固定连接,排气阀本体通过位置调整机构与本体连接。
所述的位置调整机构包括调压阀和调压螺纹滑轨,调压螺纹滑轨设在本体外表面上,且位于本体后部,所述的调压阀的前端位于外筒下端内且与排气阀本体下端固定连接,调压阀的后端延伸至外筒外且外侧壁与调压螺纹滑轨螺纹连接,调压阀沿轴向具有贯穿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前端正对排气阀的同心滑套。
所述的进气通道进口端设有单流阀。
所述的调压螺纹滑轨上设有限位环,所述的限位环位于调压螺纹滑轨后部,调压阀位于调压螺纹滑轨后部接触限位环的位置处时,调压阀的前端仍位于外筒下端内。
所述的调压弹簧采用矩形直方弹簧。
所述的本体前端设有内螺纹,作为上接头,所述的本体后端设有外螺纹作为下接头。
所述的本体与外筒之间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073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透室用血透机顶托盘
- 下一篇:婴儿气管导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