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焙烧砂焙烧后快速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10560.2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34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应县鑫龙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5/08 | 分类号: | B22C5/08;B22C5/0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胡涛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焙烧 快速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焙烧砂焙烧后快速冷却装置,包括本体、支脚、顶板、进料管、电机、除尘机、风管、转轴、传动轴、横杆、搅拌板、底板、通口、制冷板、卸料管和控制阀,所述本体的下端面设有支脚,所述顶板设置在本体的上端面,顶板的上端面设有进料管、电机和除尘机,所述除尘机的两端连接有风管,所述电机的下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与传动轴相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侧壁和下端设有横杆和底板,所述横杆的外端设有搅拌板,所述通口设置在本体的侧壁,所述制冷板设置在本体的侧壁和底部,所述卸料管设置在本体的下端面,所述控制阀设置在卸料管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焙烧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焙烧砂焙烧后快速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焙烧砂是一种铸造用原砂。铸造用硅砂经高温加热至870°C时,发生α石英向α鳞石英转变的硅砂叫焙烧砂。
现有技术中的焙烧砂在完成加工时,多通过自然冷却的方式进行冷却降温,冷却效率低,消耗时间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现有技术中的快速冷却装置的冷却效率低,在冷却的过程中易出现冷却不均匀的现象,实用性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焙烧砂焙烧后快速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焙烧砂焙烧后快速冷却装置,包括本体、支脚、顶板、进料管、电机、除尘机、风管、转轴、传动轴、横杆、搅拌板、底板、通口、制冷板、卸料管和控制阀,所述本体的下端面设有支脚,所述顶板设置在本体的上端面,顶板的上端面设有进料管、电机和除尘机,所述除尘机的两端连接有风管,所述电机的下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与传动轴相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侧壁和下端设有横杆和底板,所述横杆的外端设有搅拌板,所述通口设置在本体的侧壁,所述制冷板设置在本体的侧壁和底部,所述卸料管设置在本体的下端面,所述控制阀设置在卸料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本体的正面设有透视窗,便于对本体内部的工作环境有直观的了解,有效地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顶板的下端面设有沉槽,沉槽的侧壁设有内螺纹,本体的上端面设有凸台,凸台的侧壁设有外螺纹,本体与顶板通过螺纹相连接,便于将本体和顶板进行拆分,从而便于对本体的内部进行有效地清理,避免了长时间使用后在本体的内部留有污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传动轴的上端设有连接块,顶板的下端面中心处设有沉孔,连接块设置在沉孔内,且连接块的侧壁设有外花键,转轴的下端设有内花键,连接块与转轴通过花键相连接,便于电机和转轴带动传动轴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搅拌板与底板的规格一致,且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于横杆和传动轴相连接,通过电机和转轴能够带动传动轴转动,在传动轴的作用下能够带动横杆、搅拌板和底板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对本体内部的焙烧砂进行搅拌,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搅拌的均匀性,以及有效地提升了冷却的效率,实用性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通口内设有过滤网,在除尘机和风管的作用下能够将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进行清除,避免对外界的环境造成污染,且通过通口内的过滤网能够有效地提升本体内部的空气流通性,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本体内部的冷却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应县鑫龙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宝应县鑫龙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05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岩屑晾晒装置及其晾晒单元
- 下一篇:高效能消泡剂加工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