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类零部件静扭和扭转疲劳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10609.4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8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泰;邓红兵;周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凯瑞汽车试验设备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1122***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部件 扭转 疲劳 试验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类零部件静扭和扭转疲劳试验台,包括台架底座、扭转疲劳扭矩作动器、锁舌、第一传动轴、中间支撑座、扭矩传感器、第二传动轴和静扭扭矩作动器,扭转疲劳扭矩作动器、中间支撑座和静扭扭矩作动器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设置在台架底座的作动器导轨上,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分别安装在中间支撑座的左侧和右侧,扭矩传感器安装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间,中间支撑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相对应的锁舌,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键槽,锁舌能插入到键槽内。本试验台设置将进行静扭和扭转疲劳试验需要的扭矩作动器分开,减少大扭矩作动器的使用时间,节约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疲劳试验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类零部件静扭和扭转疲劳试验台。
背景技术
轴类零部件静扭和扭转疲劳是轴类零件疲劳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轴类零部件静扭是指按一定方向施加扭矩进行试验,直到轴类零部件损坏为止,同时记录扭矩及相依扭角;轴类零部件扭转疲劳是指施加交变扭矩进行试验,直到轴类零部件疲劳损坏为止,同时记录扭矩及疲劳试验次数。
现有技术中,轴类零部件静扭和扭转疲劳试验的原理分两种:第一种是利用力和力臂的方式产生加载扭矩,第二种是利用驱动电机和减速机的方式产生加载扭矩。前者需要在力臂和力作动器传递点设置转动副,在疲劳试验的过程中转动副也在进行疲劳耐久,并且加载作动器与试验件呈正交布置,设备占用空间大。后者在试验过程中动力损耗过大,扭转换向时整个传动系统的间隙会产生冲击振动,经过循环累计,影响试验的结果。同时这两种轴类零部件静扭和扭转疲劳试验中只配备一个扭矩作动器,然而静扭试验加载扭矩大、扭转疲劳加载扭矩扭转疲劳,为满足要求必须配备一个大的扭矩作动器才能同时满足静扭和扭转疲劳的试验需求,在进行扭转疲劳试验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拟提供一种轴类零部件静扭和扭转疲劳试验台,配备有两种不同规格的扭矩作动器,分别对静扭和扭转疲劳试验提供不同作动力,减少使用大规格扭矩作动器的时间,节约资源。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轴类零部件静扭和扭转疲劳试验台,包括台架底座、扭转疲劳扭矩作动器、锁舌、第一传动轴、中间支撑座、扭矩传感器、第二传动轴和静扭扭矩作动器,所述台架底座上前后间隔设置有两条作动器导轨,扭转疲劳扭矩作动器、中间支撑座和静扭扭矩作动器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作动器导轨上,第一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中间支撑座的左侧,第二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中间支撑座的右侧,扭矩传感器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中间支撑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相对应的锁舌,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上均设置有键槽,锁舌能插入到键槽内阻止传动轴转动,中间支撑座配备有直线驱动机构,用于带动中间支撑座沿作动器导轨左右移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试验台还配备有对中机构,对中机构包括轨迹轮、轨迹轮偏心轴和轨迹轮导轨,所述台架底座上前后间隔设置有两条轨迹轮导轨,每条轨迹轮导轨上左右间隔设置有轨迹轮,且轨迹轮与轨迹轮导轨线接触,每个轨迹轮均安装在轨迹轮偏心轴上,轨迹轮偏心轴安装在中间支撑座的底部,且轨迹轮偏心轴能相对中间支撑座转动。由于轨迹轮与轨迹轮偏心轴的轴线不重合,且轨迹轮与轨迹轮导轨线接触,在试验前用扳手转动轨迹轮偏心轴,连带轨迹轮转动,带动中间支撑座前后移动,从而调整传动轴与扭矩作动器的轴线同轴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链轮转轴和链条,所述链轮转轴设置在中间支撑座底部,链轮转轴上配备有链轮,链轮与设置在台架底座上的链条匹配,当转动链轮转轴时,链轮转轴带动链轮沿着链条转动,从而使中间支撑座左右移动。由于整个试验台比较重,采用链轮链条机构带动中间支撑座的移动节约成本。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作动器导轨中间设置有T型槽,扭转疲劳扭矩作动器、中间支撑座和静扭扭矩作动器通过T型螺栓安装在台架底座上。在试验台维护时,只需松开T型螺栓便能移动扭转疲劳扭矩作动器、中间支撑座和静扭扭矩作动器,满足长度变化大的试件的试验需求,并且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凯瑞汽车试验设备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凯瑞汽车试验设备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06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